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市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与案例分析
【6h】

青岛市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与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城中村改造的现状、问题及模式

1.2.1 城中村的概念及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2.3 城中村改造的模式

1.3 青岛市城中村改造模式概论、改造现状及特点

1.3.1 青岛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概论

1.3.2 青岛李沧区的城中村改造现状

1.3.3 青岛城中村改造模式的特点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村庄四类用地三定的原理

2.1 理论依据

2.1.1 法律依据

2.1.2 城中村的分类

2.1.3 政策落实

2.2 青岛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基本原理

2.2.1 基本原理

2.2.2 改造模式的基本概念

2.3 青岛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创新及意义

2.3.1 青岛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创新

2.3.2 青岛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昌阁城中村改造项目案例分析

3.1 项目基本情况

3.2 文昌阁村四类用地三定模式下的情况分析

3.2.1 文昌阁村四类用地配置的背景

3.2.2 文昌阁村四类用地配置的规划依据

3.2.3 文昌阁村改造盈亏平衡测算

3.2.4 文昌阁村四类用地配置

3.3 文昌阁村改造的效果及经验总结

3.3.1 文昌阁村改造项目关键节点及改造经验

3.3.2 文昌阁村改造项目的时间流程及档案目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兴村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案例分析

4.1 项目基本情况

4.2 村庄四类用地三定模式下的情况分析

4.2.1 东兴村四类用地配置的背景

4.2.2 东村四类用地配置的规划依据

4.2.3 东兴村改造盈亏平衡测算

4.2.4 东兴村四类用地配置

4.3 项目改造的效果及经验总结

4.3.1 东兴村改造项目出现问题和教训

4.3.2 东兴村改造项目的经验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总结与展望

5.1 青岛市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及经验总结

5.1.1 青岛市村改造模式的发展过程及改造效果

5.1.2 青岛市村改造模式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5.2 展望(青岛市城中村改造模式今后的发展及应用推广)

5.2.1 青岛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核心理念

5.2.2 青岛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发展和推广的相关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青岛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青岛经济、社会及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速阶段,而建成区中遗留下的城中村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阻力。青岛的城中村改造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采取创新的“村庄四类用地三定”原则。对不同城中村采取不同的改造方式。因地制宜,“一村一案”,按不同情况改造好每一个城中村。2008年青岛市明确了“村庄四类用地三定”模式,大规模启动城中村改造,城市形象得到不断改善。城中村居民征地补偿标准大幅提高,社区后续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不再将开发商放在城中村改造的主导地位,而是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工作;⑵将城中村改造的关键工作前置,并在开发前严格限定项目开发的土地使用和规划要求,避免房地产开发导致的权利腐败;⑶政府不再单纯追求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土地红利,不再单方面剥削村集体和拆迁居民的土地收益;更好地平衡村民的拆迁诉求、村集体的后续经济发展、城市配套用地的无偿征用以及开发商开发利润等各方利益诉求。依据相关理论和工作实际经验,掌握“村庄四类用地三定”原理及关键流程。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团队讨论分析,专家座谈,档案整理,实际项目运作等方法,对实际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思路与建议,并在以后的实践中检验其应用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庄魁;

  •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许婷华;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2(252);TU984.114;
  •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中村改造; 配套开发; 青岛地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