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弼玄学哲学“崇本举末”论探析
【6h】

王弼玄学哲学“崇本举末”论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论

一、“本末”范畴初探

(一)“本”为“无”,“末”为“有”

(二)“本”为“母”,“末”为“子”

(三)“本”为“一”,“末”为“多”或“众”

(四)“体用”观与“本末”

(五)小结

二、“本末”关系深辨

(一)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

(二)崇本举末与举本统末

三、“崇本举末”哲学本体论与方法论

(一)“崇本举末”哲学本体论

1、本体论哲学的建构

2、从何晏、王弼比较看“崇本举末”

(二)“崇本举末”哲学方法论

1、哲学方法的提出

2、解读《老子》和《周易》

四、“崇本举末”论与“自然”和“名教”

(一)名教出于自然(化解名教与自然的矛盾)

(二)圣人有情论

五、“崇本举末”论与政治方略

六、儒道合流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魏晋时期,两汉经学逐渐没落。《老子》、《庄子》和《周易》(合称“三玄”)起而代之,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有无”、“本末”、“体用”、“自然名教”等范畴由此进入人们的讨论,并且成为当时哲学界的核心概念。作为魏晋玄学的开创者,王弼正是通过分析上述范畴,并对“本末”关系进行深入阐释来构建其哲学体系的。 王弼并非探讨“本末”问题的第一人,但他联系“无有”、“母子”、“一多”、“体用”和“静动”等范畴,深刻论述“本末”范畴的涵义,这在哲学史上实属首创。王弼认为:“本”与“末”、“无”与“有”、“母”与“子”、“一”与“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