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博客世界交流模式的社会网络分析——以新浪博客为例
【6h】

博客世界交流模式的社会网络分析——以新浪博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研究对象

第一节博客简介

一什么是博客

二博客的分类

三博客的特性

第二节博客在中国

一中国博客产业的发展

二博客门户现象

第三节作为社会化软件的blog

一什么是社会化软件

二作为社会化软件的Blog

第二章研究背景

第一节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介绍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分析

二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第二节社会网络分析在博客研究中的应用

一美国博客社会网络研究成果

二中国博客社会网络研究成果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节研究问题

第二节样本抽取

一选取新浪博客作为研究对象

二使用滚雪球方式随机抽取样本

第三节数据收集整理

一考察参数

二使用工具

第四节分析方法

一社会网络分析

二统计学定量交叉分析

三可视化分析

第四章研究结果

第一节社会网络分析

一网络密度(density)

二可达性(reachablility)

三点度中心度(point centrality)

四图的点度中心势指数(centralization of a graph)

第二节统计学交叉分析

一统计描述

二博客点度中心度与活跃性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可视化分析

第五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博客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社会化软件,从它出现时起,就给整个互联网世界的交流方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相应地,学界对于博客的研究也一直层出不穷,研究领域更是跨越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为例,对中国博客的社会网络状况做出科学、准确的描述和分析。 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进行随机抽样之后,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样本博客之间的互联情况做出科学判断和分析,从网络密度、网络可达性、点度中心度、网络中心势等众多方面给出样本博客网络的性质描述;与此同时,辅以统计学研究方法,对样本博客自身的特征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找到博客活跃性与网络中心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通过社会网络制图工具:将研究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 论文正文共五章:第一章讲述博客的定义、历史、现状以及博客的社会化软件属性;第二章介绍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中美两国在博客社会网络研究方面的主要学术成就;第三章论述本次研究的研究方法;第四章给出研究结果;第五章做出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新浪博客在活跃性方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较高的活跃性并没有带来网络连接的高紧密度。研究数据显示,新浪博客网络的连接密度较低,连接强度较弱,网络可达性不高,网络整体不存在明显的向心趋势,聚类规模较小并较为分散,博客之间的交流仍然以单向、有限、分散的连接为主。尽管在特定的局部范围内,少数博客呈现出连接较充分的情况,但这样的聚类在整个网络中不具备代表性。通过统计学交叉分析得出结论,受到追捧最多的博客并非活跃性最高的博客,而是那些点击率、更新频率、回复数等指标都位于中位数左右的博客。 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暴露出我国博客世界的真实情况。在中文博客数量激增、博客活跃性良好的表象背后,是博客世界联系稀疏乃至断裂的事实。尽管网民们已经逐渐接受了作为自媒体的博客,但博客作为社会化软件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这是中国博客的一个特殊现象,为这一现象寻找原因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畴,盼望今后的研究者们能够解开谜团,找到促进博客间交流的有效途径。使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式探索博客世界的交流模式,是本次研究的创新点所在。社会网络分析是国际通用的趋于成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而在我国则是一门刚刚引入的新鲜学科。本文大胆采用这一先进技术,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对博客网络进行科学描述,这在我国同领域研究中尚属首例,其研究模式对社会网络分析和博客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次研究从数据收集到数据分析都遵循了科学严谨的原则,其原始数据和研究成果可以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囿于学术功底和研究水平的局限,本次研究必然存在一些不足或疏漏。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审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