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惟“善”惟“美”,异彩纷呈——当代壁画艺术的形态研究
【6h】

惟“善”惟“美”,异彩纷呈——当代壁画艺术的形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社会“情态”下的惟“善”

第一节:社会背景因素——趋“善”

一、语境的嬗变

二、发展的趋势

第二节:人文因素——惟“善”

一、人为的举措

二、 审美的取向

第二章 艺术形式上的惟“美”

第一节:“载体”的变迁

一、从都市城镇到田园乡间

二、从公共环境到私密空间

第二节:材质之美

一、 材质的发掘

二、媒介的“渗入”

第三节:惟“美”的诱惑

一、与“形式美”的对视

二、与“装饰风”的对话

第三章 惟“善”惟“美”,异彩纷呈

第一节:“三次大展”比较下的“同”

一、绘画性的大制作

二、综合性的多元化

第二节:三次大展比较下的“异”

一、表现上独立新意

二、视角上独辟“新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作品

展开▼

摘要

自壁画的原始形态—岩画的出现就意味着壁画历史的始端,这距今已有5万年。我国是壁画大国,远古时代就有云南沦源、内蒙古阴山和江苏将军崖等地的岩画,特别是封建社会时期历经十余个朝代一千多年历史创造的敦煌莫高窟壁画更是文明于世界,并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中国当代壁画艺术的大发展是以二十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为契机,伴随着民族经济的大发展浪潮而实现的。自1979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以一批时代气息浓郁、民族特色鲜明、个性风格独特的壁画作品重塑了壁画艺术的辉煌,标志着中国壁画艺术的复兴自此拉开了帷幕。壁画艺术由此顺势随着我国的大发展而不断的繁荣发展起来,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因此对中国当代壁画的发展形态和审美内涵的分析与挖掘,就成为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以第十届全国美展壁画作品展为标志,壁画开始以独立的门类阵容来展现其创作成果。这也使得壁画具有了独立的地位,而不再被包含在设计艺术展区之内。加上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壁画展、2012年“首届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这“三届壁画大展”呈现出许多新的艺术形态和发展趋势,它们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作品可以看出艺术家们正在不断地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反映人们现实生活,艺术创作更具时代性,更具人性化;其次,当代壁画艺术创作的题材更加丰富,材料更加多样,艺术形式也更加新颖,由此也促使当代壁画艺术创作的艺术形态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
  本文对这“三届壁画大展”中的壁画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整理,从中提炼出几种类型,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当代壁画艺术创作的艺术形态进行研究。论文研究的重点作品集中于壁画展览中的实例,主要是对作品中所包含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对当代壁画的艺术形态进行研究,从而为未来壁画艺术创作的探索做理论上的依据,以此促进当代壁画艺术的发展。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叙述了当代壁画艺术的开始与发展状况。
  第一章,在国家发展的新时代语境下,壁画的创作语境正随着社会语境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本章从社会语境的变化以及壁画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论述了社会“情态”下的惟“善”的特征。
  第二章,从载体的变迁、材质之美、以及形式美与装饰风等艺术形式上,论述当代壁画艺术形态中的惟“美”特征。
  第三章,由“三次壁画大展”相互比较下的“同”和“异”,进一步比较分析三次壁画大展中艺术形态的变化。
  结语部分,基于“三次壁画大展”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本节主要论述壁画未来发展态势,并为今后的壁画实践和壁画理论研究奠定学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