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加缪对中国大陆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影响
【6h】

加缪对中国大陆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加缪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1.1译介概况

1.2加缪在中国的接受

1.2.1接受原因

1.2.2接受特点

第二章 “荒诞”思想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影响

2.1新的生存体验与新时期“荒诞小说”

2.2新的理论批评资源

第三章 “反抗”思想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影响

3.1反抗的主题与生存姿态

3.2新的文学评论话语

第四章 加缪作品的艺术形式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影响

4.1《局外人》及“零度写作”

4.2《西西弗神话》与哲思文体

结语

一、加缪在当代的意义

二、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 诺 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加缪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影响。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涌入,加缪及其哲学思想一起进入中国大陆,伴随着“存在主义热”被人们熟悉和了解,在我国拥有大量读者。他的思想及作品不仅在哲学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时许多年轻人的世界观,推动了我国1980年代启蒙主义思潮的形成,更深深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对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首先梳理加缪的作品及思想在中国大陆的译介、接受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加缪对中国大陆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影响。加缪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思想主题方面,他的“荒诞”思想和“反抗”思想是中国读者最广泛接受的两个主题,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新时期许多作家都接受了加缪的荒诞思想并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甚至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荒诞文学”;其反抗思想也对一些作家产生了影响,如史铁生、余华等,但与荒诞思想相比影响相对较小。在文学批评领域,“荒诞”及“反抗”作为新的理论批评资源进入了我国新时期的文学批评,评论者们开始运用这两种理论对中国的作家作品进行评论研究。
  此外,加缪作品的艺术形式也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首先是其《局外人》的客观、冷漠的叙述风格,这种艺术手法一方面被新时期作家直接推崇和借鉴,另一方面通过影响法国文论家罗兰·巴特及“新小说”派而间接影响了我国新时期作家的创作。其次,《西西弗神话》式的哲理散文启迪了新时期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融入哲理思考,史铁生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哲思文体”。最后,本文的结论部分将简要介绍加缪思想中几个极富现实启发价值但在我国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方面,希望对今后的加缪研究有所启示。
  近年来,加缪在我国拥有了更加广泛的读者,其作品的译介更为全面,各方面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各种传记、影像集等相继出版,关于加缪的一个立体化诠释空间正在形成。加缪势必对我国普通读者与文化思想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对此前影响的梳理与研究也就有了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