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改革视域下中学生体育教材观的研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中学生为对象
【6h】

新课程改革视域下中学生体育教材观的研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中学生为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

1.1.1 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材观的变革成为新的热点

1.1.2 学生体育教材观成为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1.1.3 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体育教材成为重要的媒介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基于“教材观”概念的研究及启迪

2.2 基于“教材观”类型的研究及启迪

2.2.1 “圣经”式教材观

2.2.2 范例式教材观

2.2.3 人本取向教材观

2.3 基于“教材观”范畴的研究及启迪

2.3.1 教材目标观

2.3.2 教材结构观

2.3.3 教材教学观

2.4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思路

2.4.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4.2 本研究的思路

3 研究对象、方法及过程

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的步骤与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4.1 中学生体育教材观的理论分析

4.1.1 新中国体育教材建设与学生教材观的嬗变

4.1.2 课程改革中学生体育教材观的背景分析

4.1.3 中学生体育教材观的理论维度分析

4.2 中学生体育教材观的实证分析

4.2.1 中学生体育教材的认识观

4.2.2 中学生体育教材的结构观

4.2.3 中学生体育教材的内容观

4.2.4 中学生体育教材的价值观

4.2.5 中学生体育教材的发展观

4.3 中学生体育教材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展开▼

摘要

中学生体育教材观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教材观不仅是中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体育教材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的认识和看法,也是中学生对体育教材的一种态度,同时体现了体育教材对中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所起到的作用和价值。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学生对体育教材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提供参考。
   研究中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山东省日照市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得到700名中学生的有效样本并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访谈与理论分析构建了中学生体育教材的认识观、中学生体育教材的结构观、中学生体育教材的内容观、中学生体育教材的价值观以及中学生体育教材的发展观。对体育教材的认识上,中学生认为体育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同样重要,同时体育教材对提高中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以及学习体育健身技能有很大帮助,虽然大多数中学生认为体育教材对上体育课是有必要,但是中学生在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中不经常使用体育教材;对体育教材结构认识上,中学生认为体育教材整体结构体系比较完整,对体育教材内在结构体系是满意的,而且中学生也很喜欢体育教材的封面设计以及装帧质量;对体育教材内容的认识上,中学生认为体育教材理论体系是比较完整的,体育教材的教育理念也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材的内容安排比较合理,并且体育教材能够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以及自主学习运动技能;对体育教材的价值判断上,中学生认为体育教材的价值体现在提高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等方面;对体育教材的发展看法上,中学生希望未来体育教材应增加体育的趣味性以及历史性、增加最新的健身理念及方法以及更多运动健康知识、增加更多青少年所喜爱的体育项目以及更多贴近实际生活的运动项目等。研究表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中学生个人因素是影响中学生体育教材观的三个主要因素。论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金欢;

  •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 学科 体育教育训练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郑旗;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34.961;
  •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中学生; 体育教材观; 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