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七氟烷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6h】

七氟烷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

2. 分组和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值的比较

三、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值的比较

四、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管加压素值的比较

五、两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①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管加压素含量的比较以及对MAP和HR值的比较,观察七氟烷用于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②观察七氟烷用于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的完全清醒时间。
  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的高血压患者40人。高血压病诊断依据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联盟发布《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版,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值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者。两组入选者NYHA心功能分级均在Ⅱ级以上,有严重心、肺、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长期服用镇静催眠或抗精神病药物者及中转开腹和手术时间大于90min者均被排除。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人。S-R组: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P-R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手术当天停服降压药物。全麻诱导:咪达唑仑0.04mg/kg,舒芬太尼0.5ug/kg,维库溴铵0.15mg/kg,依托咪酯0.3mg/kg。面罩加压给氧3min后经口气管内插管,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设定潮气量为8ml/kg,呼吸频率12次/分,吸呼比1:2,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为35-40mmHg。全麻维持:S-R组给予瑞芬太尼0.2ug.kg-1.min-1及0.8MAC(1MAC=1.71%)七氟烷。S-P组给予瑞芬太尼0.2ug.kg-1.min-1及丙泊酚4-6mg.kg-1.h-1。术中按需追加维库溴铵,手术结束前30min不再追加。术中全程行BIS监测,BIS值维持在40-55之间。于麻醉诱导前(T0)、气腹后5min(T1)、气腹后10min(T2)、气腹后30min(T3)及拔管时(T4)各时间点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数值。同时分别于T0,T2,T4时间点采静脉血3ml,以4000r∕min离心后取血清,装入干净的Eppendof管中,-70℃冻存备用。内镜操作结束、拔腹壁套筒针时停丙泊酚或七氟烷,并将S-R组氧气流量开大加快七氟烷排出,两组均待最后一针缝合完毕停瑞芬太尼。术毕不给予催醒剂,待患者完全清醒、自主呼吸恢复,吸净口腔内分泌物,拔除气管导管,送至麻醉苏醒间。记录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呼之睁眼和指令性恢复)。试验结束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加压素(AVP)浓度。
  结果
  ①MAP值:P-R组与S-R组T1、T3比T0点显著降低(P<0.05),T3比T2点显著降低(P<0.05),T4分别比T0、T1、T2、T3点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各时间点MAP值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值各时间点变化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HR值:P-R组与S-R组T1、T2、T3较T0点显著降低(P<0.05),T4与T0、T1、T2、T3点比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各时间点HR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AVP浓度值:S-R组与P-R组T2、T4较T0点均显著升高(P<0.05),T2与T4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R组相比,S-R组T0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点均显著降低(P<0.05)
  ④完全清醒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①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高血压患者行LC术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完全清醒时间相似。
  ②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用于高血压患者行LC术时使得AVP的变化较小,更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