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风险源辨识在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应用——以黄土坡煤矿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为例
【6h】

环境风险源辨识在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的应用——以黄土坡煤矿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环境风险源辨识的内容及方法

2.1 环境风险源与危险源的区别与联系

2.1.1 环境风险源

2.1.2 危险源

2.1.3 环境风险源与危险源的区别

2.1.4 环境风险源与危险源的联系

2.2 环境风险源辨识的内容

2.3 环境风险源辨识的流程

2.3.1 可靠性工程分析

2.3.2 事故分析

2.3.3 环境受体识别

2.3.4 物质危险性识别

2.3.5 化学反应危险性识别

2.3.6 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

2.3.7 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煤矿环境风险源的辨识

3.1 可靠性工程分析

3.2 事故分析

3.3 环境受体识别

3.4 物质危险性识别和化学反应危险性识别

3.5 工艺危险性识别

3.5.1 识别方法的选择

3.5.2 工艺危险性的识别

3.6 确定环境风险源

3.6.1 储煤场所事故

3.6.2 排矸场事故

3.6.3 炸药、雷管的运输及储存

3.6.4 锅炉废气的故障排放

3.6.5 污水故障外排

第四章 实例分析

4.1 实例概况

4.2 环境受体识别

4.3 确定环境风险源

4.6.1 储煤场所事故

4.6.2 排矸场事故

4.6.3 锅炉废气的故障排放

4.6.5 污水故障外排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通过对环境风险源与危险源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确定环境风险源主要是指能够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的危险源。
  提出环境风险源的辨识包括可靠性工程分析、事故分析、环境受体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化学反应危险性识别、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七个部分。其中,可靠性工程分析包括系统简化及划分和系统可靠性工程;物质危险性识别包括易燃易爆物质和毒性物质的识别;工艺危险性识别有安全检查表法(CL)、初步危险性分析(PHA)、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危害度分析(CA)四种方法。
  分析了四种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以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为基础、结合对环境影响程度分析来辨识煤矿环境风险源的方法。
  此外,本文还以黄土坡煤矿为例,对所提出的煤矿环境风险源辨识方法进行应用。识别出的矿井环境风险源包括储煤仓煤尘爆炸、锅炉废气故障排放、生活污水与矿井水故障外排和井下透水事故排放等。
  对环境风险源的辨识提出了一些探讨与建议:为准确判定环境风险源,应不断开发模型,并加强基础资料的研究和储备;在辨别环境风险源时,应将矿井所在区域中的其他环境风险一并考虑,即考虑本区域内的累积性环境风险;可以使用遥感、GIS等空间分析技术,使环境风险源、风险受体等的识别和分析更加系统和准确;在识别环境风险源时,应突出被识别企业的行业特征,针对行业特征进行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