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威市孕产妇HBsAg筛检和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调查
【6h】

武威市孕产妇HBsAg筛检和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乙肝流行现状

2.乙肝传播途径

3.乙肝HBsAg筛查

4.乙肝疫苗

第一部分 2009年武威市孕产妇HBsAg筛检和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2011年武威市孕产妇HBsAg筛检和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2009年与2011年孕产妇HBsAg筛检和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对比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和意义:
  乙肝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严重传染病之一,我国属乙肝高流行区,据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我国HBV携带者达9300万人,慢性乙肝患者达2500万人。我国乙肝流行并不均衡,西部地区最为严重,地处西北的甘肃省武威市,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乙肝报告发病率一直位于全国的前列,但其高发危险因素尚未明确。在 HBV的众多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一般认为HBV感染者中至少40%来源于母婴传播。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国家乙肝防治示范区——甘肃省武威市人群中孕产妇这一特殊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筛检水平、阳性率和分布特征,以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重点人群的乙肝防治策略,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以武威市的4个县/区(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县)为研究现场,将2009年孕产妇及其所产新生儿为研究总体,按照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原则和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抽样医院内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年住院并分娩的全体孕产妇及其所产新生儿。设计调查表,获取2009年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对孕产妇HBsAg携带状况、分布特征,以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进行分析,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2.2011年调查的抽样点与2009年完全相同,调查对象为抽样医院内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年住院并分娩的全体孕产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获取2011年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对孕产妇HBsAg携带状况、分布特征,以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进行分析,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3.将2009年与2011年孕产妇HBsAg筛检情况及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国家乙肝防治示范区项目实施前后两年孕产妇HBsAg筛检率、阳性率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差异,并且分不同民族、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不同生产方式和不同县区进行比较。
  结果:
  1.共调查2009年武威市住院产妇病历7661份,有HBsAg筛查记录者7531份(筛检率98.30%),HBsAg阳性率为4.53%。民勤县HBsAg阳性率最高(6.00%);古浪县筛检率最高(99.36%)。汉族孕产妇HBsAg筛检率显著高于藏族(χ2=52.60,P<0.01)。县级以上医院HBsAg阳性率为5.48%,显著高于乡镇卫生院2.64%
  (χ2=31.24,P<0.01);采用剖腹产手术的孕产妇的HBsAg阳性率为6.96%,显著高于自然分娩孕产妇4.20%(χ2=14.41,P<0.01)。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3.44%,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为早产、低体重儿及难产,分别为289例(3.78%),161例(2.10%),52例(0.68%);县级以上医院首针及时接种率显著低于乡镇卫生院(χ2=225.86,P<0.01),选择自然分娩的孕产妇所产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显著高于剖腹产(χ2=8.56,P<0.01)。
  2.共调查2011年武威市住院产妇病历7354份,有HBsAg筛查记录者7287份(筛检率99.09%),HBsAg阳性率为4.78%。县级以上医院HBsAg阳性率为5.73%,显著高于乡镇卫生院2.77%(χ2=30.53,P<0.01);采用剖腹产手术的孕产妇的HBsAg阳性率7.41%,显著高于自然分娩孕产妇4.41%(χ2=15.23,P<0.01)。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8.49%,未及时接种的原因主要有早产及低体重儿,分别为47例(0.64%),39例(0.53%);县级医院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显著低于乡镇卫生院(χ2=27.33,P<0.01)。
  3.2009年与2011年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孕产妇 HBsAg筛检率(99.09%)显著高于2009年(98.30%),χ2=17.89,P<0.01;2009年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3.44%,显著低于2011年(98.49%),χ2=251.26,P<0.01;2009年孕产妇HBsAg阳性率(4.53%)与2011年孕产妇阳性率(4.78%)无显著性差异(χ2=0.51,P=0.474)。将研究对象分不同民族、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不同生产方式及不同县区分别比较,结果显示:①不同民族比较:汉族孕产妇2011年 HBsAg筛检率(99.08%)显著高于2009年(98.43%),χ2=12.75,P<0.01;藏族孕产妇2011年HBsAg筛检率(99.21%)显著高于2009年(89.66%),χ2=10.89,P<0.01;汉族新生儿2011年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8.50%)显著高于2009年(93.37%),χ2=244.81,P<0.01。②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比较:乡镇卫生院孕产妇2011年HBsAg筛检率(99.79%)显著高于2009年(98.41%),χ2=25.25,P<0.01;县级以上医院孕产妇2011年HBsAg筛检率(98.76%)高于2009年(98.25%),χ2=4.47,P<0.05;县级以上医院2011年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7.89%)显著高于2009年(90.41%),χ2=262.25,P<0.01。③不同生产方式比较:自然分娩的孕产妇2011年筛检率(99.04%)显著高于2009年(98.17%),χ2=18.29,P<0.01;自然分娩的孕产妇所产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2011年(98.47%)显著高于2009年(93.74%)(χ2=195.06,P<0.01),剖腹产的孕产妇所产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2011年(98.62%)显著高于2009年(91.16%)(χ2=50.19,P<0.01)④不同区县比较:天祝县的孕产妇2011年HBsAg筛检率(99.43%)显著高于2009年(94.28%),χ2=22.99,P<0.01,凉州区2011年筛检率(98.91%)也显著高于2009年(98.32%)(χ2=6.03,P<0.05);凉州区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2011年(98.23%)显著高于2009年(92.23%)(χ2=188.88,P<0.01),民勤县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2011年(98.61%)显著高于2009年(91.47%)(χ2=42.71,P<0.01),古浪县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2011年(99.06%)显著高于2009年(97.14%)(χ2=13.00,P<0.01),天祝县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2011年(99.24%)显著高于2009年(97.60%)(χ2=4.52,P<0.05)。
  结论:
  1.武威市孕产妇HBsAg筛查率较高,有利于及时发现HBsAg阳性的孕产妇,从而阻断母婴传播。县级以上医院和采用剖腹产的孕产妇HBsAg阳性率相对较高,应为乙肝重点防控人群。
  2.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总体较高,但是发现县级以上医院及剖腹产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相对较低,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为早产、难产及低体重儿。提示在母婴传播途径的阻断中,尤其要关注在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另外,还应制定针对剖腹产、早产、难产及低体重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规范。
  3.国家“十一五”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武威市乙肝防治示范区建设与现场流行病学研究项目实施效果显著,2011年武威市的孕产妇HBsAg筛检率和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均显著高于2009年,这对提高武威市乙肝示范区的整体防控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