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源CT术前评估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口的对照研究
【6h】

双源CT术前评估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口的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概述和影像学表现

1 定义和病死率

2 分型、分区和分类

3 影像学表现

4 治疗

第二部分 双源 CT 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1 DSCT

2 与单源 CT 的比较

3 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正文

双源 CT 术前评估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口的对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及时、准确的诊断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horacicaorticdissection,TAD)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或介入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是极为必要的;而TAD破口位置、大小的准确诊断对确定手术方式又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除有创检查的主动脉造影术外,影像学检查还有经胸壁超声(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TTE)、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MSCT)和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在诊断TAD和其破口方面各有优缺点,准确度不一。如新一代的CT技术——双源CT(dual-sourcecomputedtomography,DSCT)有着比以往CT更多的优势:时空分辨率更高,运动伪影干扰更少,扫描更快,检查时间更短,其冠状动脉成像好,可以很好的评估冠状动脉疾病。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DSCT对TAD及其破口位置、大小的诊断准确度,明确其在诊断TAD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8年1~10月间初诊疑似TAD的连续139例患者,DSCT检查结果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照,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TTE、64层MSCT和MRI。
  结果:TAD确诊97例。DSCT、DSA、TTE、MSCT和MRI分别检查112、72、94、60和6例,诊断TAD的灵敏度分别为100%、100%、95%(P<0.05)、93%(P<0.05)和100%,与DS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SCT、DSA、TTE和MSCT诊断TAD破口的灵敏度分别为98%、98%、46%(P<0.05)和87%(P<0.05),DSCT与TTE和MSCT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DSCT术前诊断TAD破口准确性高,宜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