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土地基中“纯摩擦单桩”轴向荷载—沉降曲线的解析算法
【6h】

黄土地基中“纯摩擦单桩”轴向荷载—沉降曲线的解析算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本课题研究现状

1.1研究现状综述

1.2单桩荷载沉降计算方法简介

1.2.1荷载传递法

1.2.2弹性理论法

1.2.3剪切变形传递

1.2.4有限单元法

1.2.5神经网络法

1.3单桩沉降解析算法的研究现状

1.3.1荷载传递函数研究回顾

1.3.2单桩轴向荷载一沉降曲线解析算法研究回顾

1.4本文所做的工作

2单桩荷载传递机理室内试验研究

2.1桩土体系荷载传递过程

2.2试验方案设计

2.3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

2.3.1剪应力一位移曲线形状分析

2.3.2土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抗剪强度与土本身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

2.3.3侧摩阻力发挥特征

2.4室内试验小结

3单桩荷载传递机理现场实验研究

3.1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3.1.1试验概况及研究内容

3.1.2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3.1.3试桩基本参数

3.1.4测微管的安装

3.1.5试验方法

3.1.6试验结果

3.1.7试桩成果处理

3.2桩侧摩阻力发挥机理研究

3.2.1剪应力与桩土相对位移关系即荷载传递函数性状

3.2.2桩身轴力分布及摩阻力发挥特性

3.3桩端阻力发挥特征

3.4单桩轴向荷载下Q-S曲线特性

3.5荷载传递函数室内试验与实测结果的对比

4单桩沉降的解析算法

4.1均质土质中单桩沉降的解析算法

4.1.1桩周土全部处于弹性阶段

4.1.2土层上部进入弹塑性阶段,土层下部进入弹性阶段

4.1.3桩周土层上部进入塑性阶段,下部进入弹塑性阶段

4.1.4桩周土上部土层,下部土层同时处于弹塑性阶段

4.1.5桩周土全部处于塑性

4.2成层土中单桩沉降的解析算法

4.2.1第i段桩桩周土全部处于弹性阶段

4.2.2第i段桩周土进入弹塑性阶段

4.2.3第i段桩周土全部处于塑性阶段

4.2.4成层土中单桩沉降递推解的推导

5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参数的确定

5.1参数的理论确定方法

5.2极限摩阻力fu及其相应桩土弹性极限位移u1,u2的确定

5.2.1fu值的确定方法

5.2.2桩土极限位移值u1,u2确定

5.3 λ2,λ4参数的确定

5.4模型参数的实测及拟合

5.5桩端摩阻力研究

5.6荷载传递函数参数理论计算与实测

6工程实例

7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该文根据西安地区大量试桩资料,并结合室内试验,探讨西安地区长摩擦桩荷载传递机理,利用荷载传递函数研究黄土地基中纯摩擦单桩荷载-沉降的解析算法.室内试验,单桩静荷载试验均表明:桩周土荷载传递函数曲线明显分为两部分:初始阶段,摩阻力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增大而快速增大,荷载传递函数可简化为一斜率较大的直线;此后,摩阻力随着桩土相对位移的增大而缓慢减小或增大,表现为软化或硬化,荷载函数曲线可简化为一斜率较小的直线.桩周土上部土层一般表现为软化,桩周下部土层表现为硬化.此外,在极限荷载下,桩端阻力所占比例极小,桩端土的荷载传递不予考虑.作者为了准确确定参数,对西安地区十多根试桩资料进行拟合,得出参数表,可用于解析法计算桩基沉降.该文将桩周上部土层,下部土层的荷载传递函数简化为双折线硬化模型,软件模型.忽略桩端阻力,推导出单桩荷载-沉降解析解.该解析解只适用于桩端阻力所占比例不大的摩擦桩,若采用合理的参数,则可以得到合理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