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隐性知识交流与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6h】

隐性知识交流与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论文框架

2 理论综述

2.1 隐性知识的相关理论

2.1.1 隐性知识的提出

2.1.2 隐性知识的交流途径

2.1.3 隐性知识的转移模型

2.2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2.2.1 技术创新的内涵

2.2.2 技术创新的方式

2.2.3 技术创新的主体

2.3 隐性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述评

3 理论模型及假设

3.1 理论模型的提出

3.1.1 理论模型的构建

3.1.2 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2.1 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

3.2.2 隐性知识交流与隐性知识转移

3.2.3 隐性知识交流与企业技术创新

4 问卷设计及研究方法

4.1 试问卷分析

4.1.1 项目分析

4.1.2 探索性因素分析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

4.2.2 抽样设计与数据收集

4.3 数据分析方法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信度检验

4.3.3 因素分析--效度检验

4.3.4 结构方程模型

5 数据分析与统计

5.1 样本统计

5.2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5.2.1 信度检验

5.2.2 效度检验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5.3.2 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和修正

5.3.3 修正模型的路径分析和假设检验

6 结果讨论

6.1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及对策建议

6.1.1 面对面交流对隐性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6.1.2 虚拟对话交流对隐性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的影响

6.1.3 隐性知识向员工转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6.1.4 隐性知识向组织转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6.1.5 促进企业隐性知识开发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6.2 主要结论

6.3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对建立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有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知识的企业可以更快地进行创新。其中,隐性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能力不仅是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同时,它的高效流动与转移也是企业技术创新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许多学者开始关注隐性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开发有价值的和难以模仿的隐性知识逐步被提上日程。于是,本文针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问题,将隐性知识交流、转移和技术创新纳入到统一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探讨。
   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体现隐性知识交流和转移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该理论模型所涉及的各假设关系逐一进行了论述。在界定了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之后,本文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展开大范围的问卷调查。运用AMOS5.0把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部分制造类企业和研究所收回的255份有效正式问卷数据导入SEM进行分析,对提出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得到了以下结论:①面对面交流与隐性知识向员工和组织转移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面对面交流对隐性知识向员工转移的影响程度大于面对面交流对隐性知识向组织转移的影响程度;虚拟对话交流与隐性知识向组织转移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隐性知识向员工和组织转移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隐性知识转移的程度越高,企业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水平越高;③面对面交流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面对面交流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大于面对面交流对工艺创新的影响;虚拟对话交流则通过影响隐性知识向组织转移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间接正相关。
   以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基本上得到了验证,并且提出的12条假设关系中有9条得到了证实。总而言之,本研究达到了研究预期,并且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对企业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