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播电视新闻标题隐喻研究——以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作品为例
【6h】

广播电视新闻标题隐喻研究——以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作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4.1 隐喻研究现状

1.4.2 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研究现状

1.4.3 中国新闻奖研究现状

1.4.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标题中隐喻的实践

2.1 新闻标题中的结构隐喻

2.1.1 新闻标题中的“战争”隐喻

2.1.2 新闻标题中的“旅程”隐喻

2.1.3 新闻标题中的“色彩”隐喻

2.2 新闻标题中的空间方位隐喻

2.3 新闻标题中的实体隐喻

2.3.1 新闻标题中的容器隐喻

2.3.2 新闻标题中的人体隐喻

2.4 广播电视新闻标题中隐喻的应用总况

2.4.1 应用概况

2.4.2 应用趋向

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闻标题隐喻的认知功能分析

3.1 新闻标题中结构隐喻的认知分析

3.1.1 结构隐喻语义分析

3.1.2 结构隐喻认知基础

3.2 新闻标题中空间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3.2.1 空间方位隐喻语义分析

3.2.2 空间方位隐喻认知基础

3.3 新闻标题中实体隐喻的认知分析

3.3.2 实体隐喻认知基础

3.4 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功能

3.4.1 新闻标题隐喻的认知共识功能

3.4.2 新闻标题隐喻的认知识解功能

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标题隐喻的传播功能分析

4.1 基础功能

4.1.1 表达形式新颖

4.1.2 语言凝练易懂

4.2 传者层面

4.2.1 强化传播意图

4.2.2 降低传播成本

4.3 受众层面

4.3.1 减轻视听负荷

4.3.2 文化隐喻吸引受众接收

4.4 效果层面

4.4.1 社会现实建构

4.4.2 媒介形象建构

4.5 结构层面

4.5.1 风格独特性建构

4.5.2 语境联想性建构

4.6 新闻标题无隐喻常规功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还是人类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广播电视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与“橱窗”,对信息内涵起着概括与表述作用,是新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介传播活动中存在大量标题隐喻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以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电视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选取消息、评论和专题标题为语料。在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中,广播电视新闻奖项总共有1889件,消息、评论和专题总计1420件,其中标题隐喻总数为279件。
  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按照空间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三个维度。着重对空间方位隐喻中的“上—下”方位隐喻标题;实体隐喻中的“容器”隐喻标题和“人体”隐喻标题;结构隐喻中的“战争”隐喻标题、“旅程”隐喻标题、“色彩”隐喻标题进行归类描述。从社会文化、人类自身物质与意识经验等角度对标题中的隐喻进行认知功能分析,来探究标题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功能,并阐释标题隐喻的传播功能。经过分析总结,这些标题隐喻拥有认知共识、认知识解、强化传播意图、减轻受众视听负荷等功能。希望通过对标题中的隐喻进行多角度、跨学科研究,对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的理论研究与制作编辑提供有益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