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广播电视史学: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
“广播电视史学: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

“广播电视史学: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0-18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传媒大学

会议文集:“广播电视史学: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史已被公认为是中国新闻事业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史学,一直是中国传媒大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在全国兄弟高校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研究方向。近些年来,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史学研究者,继续在广电史研究领域勤奋耕耘。在取得丰硕的学科建设、学术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史学研究遇到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是媒介融合的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广电史的研究提出了全新要求。首先,要求人们的研究理念更新迭代。比如突破既有的研究框架,从行业史、文化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应有所创新。比如采用大数据手段进行史料的处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最后,在研究视野上应有所拓展。当下广播电视的机遇和挑战来自新媒体,这就要求我人们开展广电史研究时,更多地关注当下,将研究领域扩展到互联网、多媒体这些方面。
  • 摘要:中国传媒大学是最早开始广播电视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校,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成立之初就开设有广播史课程和开展了广播史研究工作。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努力,在赵玉明老师的带领下我校的广播电视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硕果累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赵玉明教授50多年来辛勤教学和潜心钻研,为广电史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赵玉明文集》(三卷本)的出版更证明了广电史研究走向了成熟。今天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很多新技术新方法都可以应用于广播电视史学的研究领域中来,使得广播电视史学的研究更加科学、规范。广播电视史学的研究也需要关注现实,不能只埋头史料,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对现实有了深刻认识,广播电视史学研究才能用历史的眼光对现实进行研讨,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
  • 摘要:2012年10月,一部《中国广播电视改革发展十年回眸(2001年-2010年)》(以下简称《十年回眸》)的广播电视史学著作,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面世.这是首部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梳理新世纪头一个十年广播电视改革发展历史进程、总结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的史著。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广电业界、学界的普遍认可和较高评价,已被评为广播电视学术著作特等奖。本书《十年回眸》主要有四个特点:其一,最近的历史,其二,系统的总结,其三,权威的解读,其四,镜鉴的意义。总之,《十年回眸》研究撰写工作必须格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应当突出重点,不回避问题,选定最合适的研究撰稿人至关重要,以及切实把好审稿关。
  •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广播(电视)史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的立论,对"中国广播电视史学"产生的学术基础、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学科地位等基本问题做了探讨,以期引起广播电视学界对学科建设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 摘要:世界进入了传播媒介多元呈现与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传播景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广播电视史研究向何处去?本文认为,应该向历史的纵深处发展,向现实的广阔处延伸,向问题的核心处冲击.例如对技术变迁与传播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新媒介的技术、制度、社会功能和内容影响的研究,和对互联互通时期传媒融合的广播电视体制与机制研究.本文介绍了自己对中国早期电子传播"历史问题"的研究.此研究因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引发的现实热潮而产生,回溯晚清源头,探索电信事业引进与中国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晚清电信引进的基本问题是应该由谁(中国或者外国)来掌控中国电信的"主权"话题和电信发展的福利应该由谁(中国或者外国、政府或者人民)来享有的"利权"话题.晚清政府与洋人争权、与商民争利的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适应现代化冲击的曲折过程和传播实业在集中决策及其制度安排下"钻空子"式的生长方式.
  • 摘要:本文将对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具有什么内容与特点,这种方法能够为我国的广播史研究开辟哪些新的空间等方面做初步探讨.广播是一种技术,是一种媒介,但广播却不仅是技术和媒介,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原因和结果——受制于社会文化又作用于社会文化。虽然用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广播史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空间与可能性,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一方面是新文化史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是这种研究方法与广播史研究的适应性问题,毕竟广播史研究尤其是中国广播史研究有很多自身的特点与情况,在研究方法上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就可以实现创新与突破。虽然,用新文化史研究广播史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至少在历史学研究领域的实践已经证明,这已经成为一个研究趋势和方向。广播史学界可以尝试着对其应用,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渐探索、总结出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的,具有广播史研究特色、符合广播史研究特点的方法。
  • 摘要:民国时期的广播电视研究以广播研究为主.从整体上看,广度尚可,深度不足,而且,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并且研究规模增长缓慢。民国时期的广播电视研究尽管存在不足,但所取得的成果仍不可忽视。广播研究社会影响较大,推动了广播实践发展;研究的时效性强,紧跟世界广播电视发展步伐;研究内容不断细化,研究层次不断深化;广播研究与广播实践、时代变迁密切相关;民国时期的广播电视研究者以留学归国人员为主体。他们大多学贯中西,视野开阔,思想观念新锐,且都从事与无线电广播相关的工作。因此,他们的研究往往既具有超前性又切合中国实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摘要:1928年,国民党创办了"中央广播电台",并渐成一定规模.抗战后期,有关方面考虑战后重建事宜,拟实行宪政,着手改造宣传体制和党营媒体,并以企业化为归依.在中央广播电台改制过程中,国民党及广播界元老陈果夫反复强调广播宣传利器功能,主张采用特种公司形式,由党部切实主导掌控,期间多方洽谈、呈请,展开博弈。从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史的角度考察,其广播经营管理体制向公司化转轨,所涉及的改制动因、架构设计、后续影响等都具有特殊价值和启示意义,值得研究。
  • 摘要:中国广播的发展距今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广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传入中国有着它特殊的时代背景,而回溯这段历史背景会发现民国时期的上海租界有着其特殊性,也正是因为这样为中国广播的传入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试着去探析民国时期上海租界广播发展的具体情况,即通过分析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创办主体在这块特殊地方的广播创办情况,来理解中国广播在诞生之初的特点和功能,对于今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广播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通过上海租界广播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会发现它是时代的产物,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行,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它都是作为一种工具在使用,或是提供娱乐、或是提供服务、或是提供政治宣传和战时动员。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主体在租界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使用广播,给予了广播不同的色彩,其中的有意无意的发展对于后来广播的发展来说都有借鉴的意义。
  • 摘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作为我国主要的外宣阵地,主要优势有两个"外"字:一是外语人才优势;二是驻外记者优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驻外记者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回顾过去可以看出,国际台的驻外记者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伴随着国际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而蒸蒸日上。进入2l世纪新时期,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台作为外宣的主阵地,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把驻外记者事业做大做强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而这对驻外记者和管理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国际台驻外事业发展壮大,驻外记者须具备三个意识:政治意识、开拓意识、新媒体意识,并且加强对驻外记者的考核和回任管理,展望未来,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中,国际台驻外记者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群体,应当也能够为此做出独特的贡献。而对于驻外记者的管理,如何让他们在任上以及卸任后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也是值得管理者思考研究的问题。
  • 摘要: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自出现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革过程之中,它的以人为本、贴近民生的特点使之成为当前电视新闻的主力军,深受大众欢迎.本文主要梳理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阐释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具有的优势,分析了国内电视民生新闻现存问题,提出提高新闻内容的选题标准,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重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营销,重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品牌打造,此外,新媒体的数据资源有利于细分受众并实现分众传播,使节目受众的特点和爱好更为明晰,有利于在节目设置时注意到节目内容的受众针对性。把电视媒体资源与网络媒体支持相结合,并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优势,实现媒介融合,进行跨媒体合作,实现民生新闻的全方位报道。
  • 摘要: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认为:"像字母和印刷机一样,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从文化发展的意义上来说,电视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化,电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文化形态.教育电视作为兼具教育和电视双重属性的传播媒体,既有教育的功能也有电视的功能,是两种功能的融合,从根本上来说主要表现为传播知识和教育理念,由此展开,教育电视还具备了传递教育信息、传承先进文化以及教化育人的多种功能.中国教育电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传播形态,展现出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传播功能.
  • 摘要:广播电视历史人物研究在广播电视史学研究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当前广播电视历史人物研究成果卓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在理念上,要更加关注和重视广播电视历史人物的研究,努力做到研究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在视角上,要广泛关注广播电视界的各种历史人物,实现研究对象从局部到全局的扩展。在方法上,要深度吸取现代历史科学的研究方法,实现研究手段从传统到现代的革新。
  • 摘要:本文通过对1940年12月30日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出现的88位中共广播人的群体特征包括籍贯分布、年龄结构、教育背景、性别比例和从业经历等方面的分析和描述,来展现中共广播人的群体概貌。对比当今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借以引导和启迪当下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出规模适宜、素质优良和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因此,提出提升专业素养,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注重责任意识培养。
  • 摘要:作为延安老广播的左荧,在新中国成立后至1959年8月之前,一直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左荧是中国广播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对我国的广播宣传工作有着深入的认识.在20世纪50年代左荧发表了一些文章,谈到了他对广播收音员工作、广播会、广播收音网、农村广播、广播播音、录音报道等问题的看法.本文在分析左荧亲自撰写的一些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左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广播宣传工作的一些认知,他的很多思想在对今天的广播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近年来,中国广播史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争鸣,学界、业界的广泛参与与讨论是中国广播史研究的幸事.但是,这其中也存在许多不遵循历史原理及方法的历史论断,本文运用史学建制、史料考证等多种历史学理论与知识,分析了"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之争与江西苏区口语广播之争,并进一步考察中国广播史的研究现状及问题.从治史态度、选择材料到考证史料,中外史学界给予了人们许多极有价值的史学原理,这些原理与方法是史学家治史的指导原则与工作方针。但从以上的两次争鸣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广播史研究领域有许多不按史学原理治史的现象,历史学视角的缺失导致一些基本问题纷争不断,争而不决,广电史研究中的争议需要就事论事,充分挖掘史实,也需要运用理论与方法对争议进行裁定,还原历史以真实。中国广播史是一门严谨的历史科学,应当遵循史学的基本原理,这种缺乏科学性的治史方法应当早日改善,中国广播史的研究呼唤史学视角。
  • 摘要:本文以赵玉明与陈尔泰持续十几年的学术争鸣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法,展开对如何开展广播电视史学术争鸣的探析,进而在争鸣对象、史料处理、对历史问题评价标准、争鸣文风以及争鸣态度五方面提出一些浅层次看法.健康的学术争鸣本身就是一门学科向前发展的一种途径。在争鸣过程中,理性和客观以及宽容等应是各方具备的学术品格。通过对广播电视史上有较大影响等的一次争鸣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作为后人,既能汲取相关学术营养,又能吸取展开学术争鸣的相关经验。
  • 摘要:关于人民广播事业发源地的问题,一直有专家、学者在考察论证。“中央人民广播事业发源于江西苏区说”是其中一个很强的声音。“真理越辩越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下,对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发源地的争鸣与讨论,无疑会对人民广播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人民广播事业发源于江西苏区说”在一定程度上对了解早期人民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同时,也看到,苏区说在对无线电通信及广播电台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和表述上有诸多可商榷之处。研究历史,还原史实,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证据。一般来说,凡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出结论,至少应该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重要的人证(含当事人的回忆)、有形的物证以及历史留存下来的报刊档案资料。就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起源这一重要问题来说,应该以是否有重要当事人的回忆,是否有广播电台遗留下来的有形物质,是否有关键的档案资料做旁证这三条标准来做具体考察。
  • 摘要:近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首播了由中央新影集团和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联合制作的大型系列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盛行的今天,《环球同此凉热》是近年来少见的高额投资、制作精良并具有世界视野的科教类纪录片,是在电视平台上进行科学传播、参与全球话题的重要现象.在出品方和制作团队的努力下,《环球同此凉热》在制作品质上瞄准了国际纪录片领域中的顶尖水平。影片中随处可见大量非常规拍摄的镜头,包括了升降格和摄像机的复杂运动。这些精致的视听语言,为观众建构出了一个个奇观化的故事场景,营造出一流的视听享受。除了这些已经被大制作纪录片广泛运用的视昕元素之外,在内容表达上,《环球同此凉热》为环境题材纪录片贡献了新的叙述方式。由于出色的动画设计,《环球同此凉热》中的专业访谈与动画虚拟之间的达成了形式上张力和功能上的区分。动画虚拟的段落成为纪录片真实性谱系上的新标志,这类要素代替了史料、影视资料和简单再现,更具可视性、娱乐性和移情效果;虚拟的个体角色则体现出新史学和后现代史观中对叙事的强调和生活史的关注。
  • 摘要:由于微博、微信和人人网、腾讯等社交网站的出现以及移动网络的兴起,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新闻热点事件常常以"病毒式"的传播方式快速扩散,这种方式较传统新闻传播方式而言,具有了"传播者"和"接收者"角色合并、以人为信息节点地位平等的"互动"、多元路径的无障碍传播以及议程设置更具隐蔽性的特点.“病毒式”传播的新模式,是公民参与新闻制作、表达诉求和观点的表现,具有了更为特殊的“信息流”传播特点,裹挟其中的新闻事件也在这一过程中,其传播机制发生着“变异”。总而言之,以上传播机制的变化,颠覆了传统新闻信息传播中传者和受者的关系,个性化信息的提供更为彰显,在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链条上提升了民众自身的价值和判断。
  • 摘要:本次研讨会以“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回顾总结中外广播电视史学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解析当前中外广播电视史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推动广播电视史学的创新发展。
  • 摘要:这次研讨会是在中国传媒大学60周年华诞之际召开的,目的是总结广播电视史学在教学、研究、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和成就,解析当前这一领域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推动广播电视史学的繁荣发展。如果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算起,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史教学、研究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当人们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广播电视史学的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足迹,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术前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举。而作为这一学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学术带头人,赵玉明教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赵玉明教授1987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广播简史》,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地阐述现代中国广播历史的专著,填补了广播史研究的一个空白;2004年,由他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下卷)问世,第一次全面展示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中国广播电视史学研究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新闻史的研究。
  • 摘要:近年来,在新的学术语境下,全国广电史学界老中青三代学人继续深根细作,着力夯实学科基础,填补学术空白,开辟新的学术领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几十年来,中国传媒大学一直是中国广播电视学科建设的排头兵和学术研究重镇。过去,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佳绩。未来,新闻传播学部将一如既往地继续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广播电视学科建设和广电史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重视和支持广电史学的学术交流,和全国各个兄弟院校、研究机构及媒体单位一道,抓住机遇,回应挑战,夯实学科基础,力争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深化发展做出新的学术贡献。
  • 摘要:通过回顾与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广电史学的研究,指出广电史学的研究过程实质上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从无到有是创新,从有到好,也是创新,而且是高层次上的创新。然而,从对广电属性的认知来看,已出版的广电史著作基本上是将广电作为宣传工具展开述评的,而对广电的技术属性、产业属性则着墨不多,从广电的文化属性来探讨其发展之路,还有待深化。从广电史的分期来看,基本上是按革命史、党史、国史的分期模式处理的,如何着眼于专业史、行业史的角度探讨突出广电特点的分期模式,尚待突破。对错综复杂的民国时期的广播史来说,解放区部分比较充实,而对北洋时期的广播以及后来的国民党广播、民营广播、宗教广播和形形色色的外国在华广播来说,无论从史料的占有及对不同形态广播的述评都比较单薄,缺乏如实、深入的记载和分析。对中国广电史料的搜集、整理和使用上,基本上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加以处理,尚属空白。广电史学的研究有待在“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寻求突破。目前,广电史学的研究,正如本次研讨会会名表明的那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媒体融合的时代,随着广电行政机构和大学专业划分的调整,广电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亟待走出困境,另闯新路。
  • 摘要:本文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近年来的史志工作,谈几点经验体会,在参与史志编撰的过程中,坚持继承创新,体现时代特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事业全局,坚持开门办史,完善工作机制,坚持乐业奉献,打造精品佳作。今年,将出版(CPJ国际广播人风采——影像集》(暂定名),这是CRI系列丛书的收官篇,是企图收录1941年至2011年间所有在国际台工作过或正在国际台工作的同志们的英姿、经历、功绩全部展现出来的一部“全书”,是国际台的“家谱”,是记录全台同志风采的一部“全家福”。
  • 摘要:盛世修史编志.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志和广播电视史的编纂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们虽然同为对广播电视历史的叙述和梳理,但是在编纂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即从记述内容、编排方式、性质与功能的定位、语言表达、编写组织与人员构成五个方面来阐述广播电视志和广播电视史编纂的区别.同时,也没有忽略广播电视志和广播电视史之间的联系,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印证,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新时期,广电史志只有各自发挥特点,共同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才能经世致用流传后世.
  • 摘要:近年来,关于外国广播电视史的研究日趋活跃,讨论关注之问题也十分广泛.本文以外国广播电视史研究为对象,从通史与宏观叙事研究、专题史研究、区域史研究这三方面分析近几年我国对外国广播电视史的研究概况.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总结成果,发现问题,进而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
  • 摘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教育、宗教、商业为主要内容的民营广播电台,半数以上集中在上海.在此期间,苏氏兄弟创办的上海(亚美)广播电台(又名上海广播电台或亚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亚美广播电台)成为了上海地区播出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营电台之一.它的创办及发展,与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政治、经济、媒介等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亚美广播电台在提倡国货、丰富节目内容类型、普及科学知识、激发民众爱国热情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创办人苏祖国及母公司亚美无线电公司更对我国民用无线电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当然,肯定的同时,亚美广播电台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无论是它先进的传播理念还是最后被改造的不可改变的历史,亚美广播电台所表现出的特点与时代内涵都是值得仔细思考的.总之,亚美广播电台在当时创下了骄人的成绩,繁荣民营广播事业的同时,也迎合了社会主流价值观,丰富了广播节目的内容和类型,更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积极参与抗日、投身革命。然而,在肯定它历史价值的同时,不得不看到,作为旧中国民营广播事业的一分子,亚美广播电台有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归宿。它的民营性质、盈利思想以及受当时传播范围、途径与政策条令等方面的限制,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广播事业发展的催化,亚美广播电台从蒸蒸日上的民营电台走向衰败便成了历史的必然。
  • 摘要:作为国家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是国人获取体育资讯最快捷、最便利、最重要的渠道,在新中国体育新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作为其支柱的则是体育实况转播、体育专题栏目和体育新闻报道.其中,《体育节目》《体育沙龙》《体育直播间》等体育专题栏目在听众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遗憾的是,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的频率专业化改革,体育专题栏目自2008年开始陆续停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专题栏目发端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又为何成为绝响?未来的出路如何?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专题栏目的梳理,探究了中国体育广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指出“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发展思路。在细分化、专业化的广播发展趋势下,在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办专业体育广播频率或许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 摘要:201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20年.在这20年中,中国的广播电视行业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深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20年来的改革发展呈现出五个鲜明的特征,并指出“有偿不闻”危害媒体公信力,虚假新闻出现记者主动造假现象,“三俗”和新闻娱乐化问题,制播分离中的意识形态渗透,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等问题。
  • 摘要:广播电视广告史论课程是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新媒体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史论课程要对授课内容重新建构,利用新兴的媒体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培养综合性"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基于广告教学资源库和广告博物馆的教育模式革新平台为实现这一目标起了重要的作用.有了这一立足数字化的广告教育革新平台,广播电视广告史论教学从课内教学延展到课外自学,学习由"被动"逐渐变为"主动",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把理论讲授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教学个体化、过程交互化、内容实践化、管理自动化"的新教育模式运用到广告学专业史论教学中后,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动态开放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不会被某一具体教学内容专属、专用,具有普遍实用价值和可行性.
  • 摘要:从政治化纪录片到人文化纪录片,从平民化纪录片到社会化纪录片,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与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从一元走向多元.本文把叙事学理论引入纪录片研究之中,从叙事视角和叙述者的维度审视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通过叙事视角和叙述者角色的演变过程考量中国纪录片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研究按照叙事视角与叙述者角色的不同把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的全知视角与全能叙述者、20世纪90年代的限制性叙事视角与限知叙述者和21世纪的复调叙事视角与身份各异的叙述者,通过三种叙事策略的更迭与比较解析不同时期纪录片的社会功能,探寻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规律.
  • 摘要:民族广播是我国广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强化其传播效果,以更好地服务少数民族群体,本文考察了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民族广播发展的三种形态:社区性质、商业性质和公共性质的民族广播,分析其运营模式和特点,并取其精华,在民族广播的体系搭建、内容生产等方面给我国民族广播事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 摘要:在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研究方法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知人论世"作为一种传统的历史人物研究方法,在史学研究中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值得新闻史人物研究学习和借鉴.但新闻史作为一种专业史,进行人物研究时,还是应该强调新闻专业角度,这不仅是明确研究主体,体现学科价值的需要,也是挖掘新闻史人物的职业内涵,从新闻传播事业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探寻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的需要."知人论世"的内涵可以从"知"(知人知世)与"论"(论人论世)两个层面来理解,追求的是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穿越历史时空的精神沟通,是生命之间的体验和理解.新闻史人物研究应该首先在"知"的方面多下功夫,这样,"论"才有了基础,人物研究也才有了深入的可能.
  • 摘要:温济泽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长期的新闻广播宣传业务、管理实践加之博学多才的学者素质,使他在新闻广播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温济泽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始了对广播的思考,被称为"研究解放区广播史的第一人".他在长期的新闻广播实践中,结合新闻工作的具体实际,逐步形成了自己丰富而独到的新闻广播思想.温济泽的新闻广播思想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这既是他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思想不断转变的结果,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简单论述了温济泽新闻广播思想在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广播队伍建设、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的历史价值以及他的新闻广播思想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仰,改进我国国际传播现状,推动新闻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现实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运用史学建制、史料考证以及史学评价等多种历史学理论与知识,围绕中国广播史研究中的诸次争鸣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考察中国广播史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并在史学视域下广播电视史研究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态度和应持有的精神等作出思考.总之,史学家不走极端,而采取中庸之道,是最重要的史学态度。研究史学问题,应本着客观的立场、实事求是和中庸的态度。如果在分析问题时过多地评论人,采用偏激的态度,不仅不利于学术问题的解决,也有损作为学者的风范。考证史事也要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通过一些存疑的证据来对历史进行修改与评判,但是如有确凿的证据出现,相关历史陈述也必将改写,所以保持阙疑,不妄加评断才是史学家应有之精神。讨论学术问题时,要体现一种摆事实、讲道理的学术风格,要保持住对事不对人的治学精神。在开展学术争鸣的过程中,一定要彻底扭转“文人相轻”的不良积习,促进学术争鸣的健康发展。.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广播电视史学开展学术争鸣的原则,以赵玉明教授与陈尔泰先生的两次广播电视史学方面的争鸣为例,首先回顾了两次学术争鸣的焦点,分别是外国在中国创办的电台应不应该纳入中国广播史、关于哈尔滨电台的开播时间、关于延安台的史实争辩、对广播人物刘瀚的评价问题等内容.进而,针对这两次重要的学术争鸣,总结出我国目前广播电视史学的学术争鸣中应该持有的原则:掌握权威史料是争鸣的前提、理性与礼性并存是学术争鸣健康发展的保证、坚持将修正错误作为学术争鸣的宗旨.
  •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各专业学科和各实践领域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新闻学专业领域,高等学校的新闻学院(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努力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当然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放在首位.总之,在新闻史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统一,是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应该理直气壮,旗帜鲜明。
  • 摘要:老龄化社会,不是老年人的社会,而是全社会面临老龄化问题的社会.其中,代际冲突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老龄化问题.解决代际关系问题涉及老年人和年轻人两个主体,大众化节目以其影响人群广泛、节目容量大且形式多样的特点,在构建和谐代际关系中具有显著优势.如何向后辈传播前辈的知识、经验、智慧和价值观、行为规范,并鼓励后辈批判地加以继承;如何向前辈展示后辈创新的文化和由此产生的新型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最终达到彼此的认同,是大众化电视节目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要传播和谐的代际关系理念,在社会上塑造相互理解的代际交往模式;要传播和重塑不同年龄族群的亚文化,为两代人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传播正确的孝道观,让子女在情感上与父母高度融洽.
  • 摘要:本文在描述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手机微博为例,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对新闻传播以及社会进步的贡献,展望未来,还会有更多像手机微博、微信这样的媒介平台,他们与移动终端的“联姻”也会越来越默契、和谐,让新闻信息传播更快、覆盖面更广、互动更有效。而以后的某一天,“移众”将取代“听众”“读者”“观众”而成为新的概念,这些“移众”也将取代“受众”的概念,成为新的“传受”结合的名词。不管是专业的新闻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发布、分享新闻,为新闻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推动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