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P-D联合伏立康唑对免疫抑制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治疗效果的研究
【6h】

SP-D联合伏立康唑对免疫抑制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治疗效果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实验材料及方法

实验结果

一、构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

二、构建侵袭性肺曲霉病小鼠模型

三、确定小鼠IPA模型不同干预给药剂量

四、小鼠IPA模型不同干预后生存率变化

五、小鼠IPA模型不同干预后肺组织PAS染色病理

六、小鼠IPA模型不同干预后肺组织中真菌负荷改变

七、小鼠IPA模型不同干预后肺组织中IFN-γ、IL-4、IL-17及IL-23水平改变

八、小鼠IPA模型不同干预后脾脏中TH细胞的改变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烟曲霉感染后的机体免疫反应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烟曲霉是一类广泛存在与自然环境中的腐生菌,在不同免疫状态的宿主中可引起不同类型的曲霉病。在免疫抑制人群中常引起致命性的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尽管IPA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在不断进展,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在过去几十年中,全世界范围内陆续出现了三唑类抗真菌药耐药的曲霉菌株,这可能导致曲霉病治疗选择的减少以及治疗的失败,这亟需我们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在吸入霉菌孢子后一般不会发病,表明宿主免疫功能在抵抗曲霉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提示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来抵抗曲霉菌的入侵,对IPA模型小鼠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联合应用SP-D和伏立康唑与单独应用伏立康唑或SP-D对IPA小鼠治疗效果的比较,并进一步探讨SP-D增强伏立康唑治疗效果可能存在的免疫机制。
  研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并以滴鼻方式感染临床烟曲霉菌株成功建立并验证BALB/c小鼠IPA模型。根据IPA小鼠在不同给药浓度的伏立康唑及SP-D干预下15天生存率确定给药剂量。在感染第0天、第1天和第2天,分别给予SP-D(10μg/d),伏立康唑(负荷剂量30 mg/kg/d,维持剂量15 mg/kg/d)及SP-D联合伏立康唑治疗。观察小鼠第4天肺部的病理学变化、真菌负荷及15天生存率评估治疗效果。进一步检测小鼠第4天肺部IFN-γ、 IL-4、IL-17及IL-23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流式细胞术测脾脏内TH1、TH2及TH17细胞的变化阐述可能发生的机制。
  结果:
  PAS染色发现联合治疗组较单药组和IPA模型组,肺组织中炎性细胞聚集明显,孢子菌丝显著减少;联合给药组较单药组肺部真菌负荷显著降低;联合治疗组较伏立康唑和模型组IFN-γ水平显著增高(552.9±28.4 pg/ml,463±31.5pg/ml,297.9±16.1 pg/ml,P<0.01);IL-4水平显著降低(83.8±10.9 pg/ml,129.3±15.2 pg/ml,200±16.5 pg/ml,P<0.01);IL-17水平显著降低(97.8±6.6pg/ml,164.9±21.6 pg/ml,203.9±50.2 pg/ml,P<0.01);联合治疗组较伏立康唑组、SP-D组和IPA模型组,脾脏中TH1数量显著增多(9.87±1.1%,5.65±0.41%,6.86±0.75%,4.2±0.21%,P<0.01);TH2数量显著减少(4.82±0.27%,7.01±0.58%,6.10±0.61%,8.64±0.18%,P<0.01);TH17数量显著减少(1.63±0.11%,2.23±0.25%,2.17±0.24%,3.02±0.24%,P<0.01);15天生存率明显延长(60%,40%,30%,10%)。
  结论:
  表明联合治疗组通过平衡TH1、TH2和TH17之间的免疫反应更好的发挥抗菌作用。因此SP-D可通过平衡不同TH细胞亚组之间的免疫反应来增强伏立康唑对IPA小鼠的抗真菌治疗作用,并显著延长生存率,为临床上治疗IPA提供了新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