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农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发生机制及路径分析
【6h】

现代农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发生机制及路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案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农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现状

第二节 我国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第三节 农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驱动力

第三章 农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现状分析

第一节 农业与服务业回归分析

第二节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五要素模型构建

第一节 现代农业信息化指数测评体系构建

第二节 基于C-D模型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模型构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Feder两部门外溢效应模型的融合分析

第一节 外溢效应理论模型构建

第二节 外溢效应模型计量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农业与服务业产业融合发生机制的驱动因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与服务业产业融合路径分析

第一节 农业与服务业横向产业融合路径分析

第二节 农业与服务业纵向产业融合路径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农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契机。现代信息科技不断创新,传统农业逐渐衰落,新型交叉产业逐步兴起。服务业中新的发展思路和管理运营模式,逐步渗透到农业中,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打破了原有产业的分工壁垒,形成新的农业与服务业产业价值网,对促进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有积极的影响。本文对农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发生机制和路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具体如下:
  (1)确立当前我国农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模式,是我国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从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上来看,现阶段两产业融合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农业与服务业发展并不同步,正处于服务业向农业渗透的单向融合模式。这种模式会造成强势服务业改造弱势农业的局面,不利于产业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认为造成这种模式的重要原因是农业信息化的落后。
  (2)构建我国农业信息化测评体系,该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等四个一级指标和十二个二级子要素。并且通过测评体系测算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指数与实际经济运行情况相符。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五要素模型,本文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四要素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化要素。通过计量分析,得到信息化的效用系数为0.02,从实证的角度上验证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模型中信息化对当前农业的核心拉动作用。
  (3)基于Feder两部门模型建立农业与服务业的外溢效应模型,此模型包括劳动力、资本、信息化三个融合驱动力要素。通过模型得出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值为1.1035,这表示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用很高。产业融合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农业与服务业作为两个开放系统,两个产业间的人力、资本、信息、技术、政策等发生机制的驱动要素进行整合和交换,改变了农业与服务业以往的产业运作模式,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或者网络状产业融合所转变,这给农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基于外溢效应模型,本文设计了我国农业与服务业产业融合路径,该路径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运作实践,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