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预后因素研究
【6h】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预后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预后的影响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3期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对新辅助放化疗疗效预测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适宜人群及疗效评价

后记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预后因素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作为反应全身炎症的指标之一,报道与部分肿瘤,如头颈部肿瘤、胃癌等的预后相关。但具体的比值在不同研究中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探讨NLR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回顾性分析199名连续的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反应根据病理结果评估,记录放化疗前基线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小板计数等。比较NLR与放化疗反应、总生存(OS)与无病生存(DFS)的关系。
  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值能较好地区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OS。多因素分析显示NLR≥2.8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NLR≥2.8的患者预后更差(HR,2.101;95%CI,1.133-3.898; P=0.019)。单因素分析表明NLR≥2.8与DFS相关(HR,1.662;95%CI,1.037-2.664; P=0.035),但在多因素分析中无统计学差异(HR,1.364;95%CI,0.840-2.215;P=0.210)。NLR平均值在放疗疗好组(ypT0-2N0)为2.68±1.38,在疗效差组(ypT3-4和/或N+)为2.77±1.38,与新辅助放化疗反应无明显关联(P=0.703)。
  结论:NLR简单易测,除了治疗反应外,基线NLR升高也可作为OS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基线NLR水平可能用于指导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分层治疗。
  第二部分:T3期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对新辅助放化疗疗效预测的研究。
  目的:新辅助放化疗已作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但其中T3期直肠癌由于浸润深度的不同,导致其存在较大异质性,治疗模式存在争议。本研究拟观察T3期直肠癌患者其肿瘤浸润深度与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探讨T3期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3例连续的T3期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经过高分辨MRI测量治疗前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目、病灶长度及直肠系膜间隙侵犯情况。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比较肿瘤侵犯超过直肠固有肌层的最远深度的不同,即T3a(<5mm)、T3b(5-10mm)和T3c(>10mm)并结合其他MRI和临床参数与新辅助疗效的关系,尤其是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关系。
  结果:73例直肠癌经过高分辨MRI评估后,T3a、T3b和T3c分别占19.2%、64.4%和16.4%,T3a患者中有42.9%获得pCR,其pCR率明显高于T3b(14.9%)和T3c(0)(p=0.017)。无淋巴结转移组pCR率为45.5%,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的12.9%(p=0.021)。
  结论:T3a的直肠癌患者经过新辅助放化疗后较T3b和T3c更易获得pCR,肿瘤侵犯超过直肠固有肌层<5mm可能作为一个疗效好的预测因子对T3期直肠癌进行分层,指导后续治疗。
  第三部分: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直肠癌在新辅助放化疗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病理形态学改变,包括肿瘤退缩、产生黏液湖、纤维化及炎症反应等,除了放化疗后的ypTNM分期外,这些改变与预后的关系尚有争论。本研究拟探讨这些病理形态学改变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的325例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由一名消化道肿瘤专科病理医师在未知生存结局下对术后HE切片进行重新评价。除了常规肿瘤分期等病理结果外,评价肿瘤退缩分级(TRG)评分、黏液湖情况、炎症比例与DFS及OS的关系。
  结果: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为19.1%,患者总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53.2%,总生存率(OS)为61.9%,5年局部复发率(LR)为13%。TRG0-1分与TRG2-3分两组,5年DFS分别为64.4%和38.4%(P=0.021),OS分别为75.8%和46.9%(P=0.021)。在相同的ypT分期下,不同TRG评分对DFS及OS无明显影响。出现黏液湖与无黏液湖患者的DFS分别为41.6%和59.4%(P=0.025),OS分别为63.1%和64.2%(P=0.119);pCR的患者中,无细胞黏液湖对生存无影响。纤维化组与纤维炎症组的DFS分别为50.3%和57.6(P=0.067),OS分别为63.4%和57.9%(P=0.468)。多因素分析显示,姑息性手术、ypⅡ-Ⅲ期是更差的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病理类型、姑息性手术、ypⅡ-Ⅲ期为OS更差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ypTNM分期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姑息性手术、肿瘤病理学类型与预后相关。TRG评分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黏液湖的出现不影响总生存,但可能与更差的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pCR患者中,无细胞黏液湖对预后没有影响。放化疗后的局部炎症反应与预后未见明显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