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国企工人身份认同转变与重构:一个工人文化生活的视角——以西部原国企工厂GR厂为例
【6h】

原国企工人身份认同转变与重构:一个工人文化生活的视角——以西部原国企工厂GR厂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工人这一社会群体的生活状况、身份地位也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转型。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人阶级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具有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认同感,而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市场和资本的重组、国有企业改制,工人阶级的内部阶层有了明显分化,工人这一群体的社会地位下降,同时在经济上工人也逐渐成为社会低收入群体。过去单位体制中的工人文化活动空间逐渐消失,工人的文化生活内容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无疑反映出了在改革开放、社会变迁背景下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转变。在既有研究中,国内外关于中国传统产业工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阶级分层、工人政治研究、工人运动及工会组织、国有企业转制及国企职工的下岗、失业及抗争意识等方面,但鲜有从工人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研究工人群体。笔者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原国企工厂产业工人的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研究其身份认同问题,进而探讨传统产业工人阶级在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的身份转变和身份重构的过程。笔者的研究兴趣在于发现这些转变,以及造成这些转变的因素。本论文试图发现和解决如下问题:中国的传统工人阶级或工人群体的身份认同是否发生了变化?工人们如何看待自身的身份认同变化?原国企工人群体失去单位体制中“体面”的身份之后如何重建自己的生活结构?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传统产业工人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发生变化,这体现在他们一方面将自己归为“弱势群体”、“底层阶级”,在过去单位体制中享有的工人阶级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丧失,另一方面他们仍然留恋并想要回归到原来的工人身份,这表现在他们总是与社会其他成员,特别是农民群体的身份建立区别。此外,通过调查和访谈也发现,大多数工人有着通过重构工人文化生活进而重构其身份的意愿,这则是通过形成自愿团体,组织一系列文化活动实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