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6h】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1 绪论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3 仪器与试剂

2.4 实验方法

2.5 检测指标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高压氧组与常规治疗组的基本情况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SS评分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NSI的比较

3.4 DPN患者治疗前血浆中NO、E-SOD、LPO、E-CAT、GSHPX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

3.5 高压氧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中NO、E-SOD、LPO、E-CAT、GSHPX指标的比较

3.6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高压氧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

4.2 高压氧对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4.3 高压氧在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

4.4 高压氧可改善患者体内异常代谢状态

4.5 高压氧在免疫方面的作用

4.6 高压氧对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4.7 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1.观察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2.研究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理。
  方法:
  临床入选12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同时入选正常对照组10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丹参静脉点滴,根据情况控制血压和血糖,以及相应支持对症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压力0.22MPa,稳压吸氧30min后换吸空气5min,反复2次,总吸氧时间60min,1次/天,连续治疗5次。全部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天早晨空腹各静脉采血一次。比较治疗前后高压氧组和常规治疗组的血浆相关生化指标、神经症状总评分(TSS)及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评分等临床资料。
  结果:
  治疗后高压氧组的神经总TSS和MNSI评分均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P<0.01);高压氧组血浆中一氧化氮(NO)、过氧化物脂质(LPO)含量的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1),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过氧化氢酶(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上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1)。
  结论: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与高压氧抑制体内氧化应激、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