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殖民地时期美国学区制的发展
【6h】

殖民地时期美国学区制的发展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通过梳理学区制的演变历程,从萌芽、发展到最终确立这一过程,揭示了学区制发展过程的阶段特征,并进一步阐述出学区制的本质,最终分析学区制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1620年,“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大陆,以清教徒为主的社区开始形成。殖民地初期,社区即是学区,最先出现的学区只有市镇学区一种类型,而且学区的种类单一、规模狭小、数量极少,学区学校也都极其简陋;市镇教育委员会初步形成,成立初期仅仅由少数几人组成,职能范围极其有限,但它的成立预示着教育管理专业机构的萌芽;市镇学校也成为学区正规教育的一种形式而在各州纷纷成立;殖民初期的学区仅仅是办学的民间机构,尚不具备教育的行政性,为以后学区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675年之后,学区制有了较大的发展。学区的种类不仅从原来仅有的市镇学区扩大到农村学区、县学区之外,学区的数量及规模更是远远超出了殖民初期的发展;在教育委员会的管理之下,学区自主办学,学区与市镇一样,获得独立办学的权利。学区学校种类日益多样化,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教育委员会的职权范围越来越大,教师审批权、课程设置权等更是从教会逐渐转移至教育委员会,1766年康涅狄格州最先承认了将市镇外的郊区划分为学区,准许学区选举教育委员会,征收教育税,并决定办学方针。学区成为独立办学的地方系统,不再是民间的办学机构组织,而是成为教育委员会管理之下的基本的教育行政单位,具有教育行政性质。
   1766年到1783年之间,新英格兰各州也相继承认学区的办学权,1789年,马萨诸塞州最先通过颁布法令确立学区制。马萨诸塞州颁布的法令规定50户、100户、150户、200户四种规模的学区,并赋予学区与市镇同样的办学权,学区制度从此得以确立。
   学区制对美国教育影响巨大。学区是美国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适应了殖民地时期地方自治的特点;学区制建立的过程体现了美国的民主;同时促进了美国相关教育法案的颁布;学区学校的建立也对美国公立学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