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发展研究——基于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之探讨
【6h】

建国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发展研究——基于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之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建国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沿革

第三章 建国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演变

第一节 建国17年教学目标的变革

一、建国初期的历史教学目标重新确立

二、十年探索时期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发展

三、文革时期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重大挫折(附)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教学目标的改革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教学目标

二、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教学目标

三、21世纪初的历史学科教学目标

第四章 建国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发展与反思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发展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反思

一、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二、修订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半个多世纪演变历史的回顾,聚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主要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总结成功经验,反思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的具体建议,以利于推进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制订的科学化,促进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以时间为轴,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沿革,感知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我国历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第二,详细剖析建国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的演变、发展历程。
   第三,从50多年的历史教学目标的演变发展总结出历史教学目标的五大发展趋势: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由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由接受式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由关注学习结果向关注学习过程转变;教学目标反映时代精神。
   第四,历史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一)从教学目标整体来看,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整体性,具体目标未能细化;(二)从教学目标具体内容看,存在着三个维度混乱、脱节等六类问题;(三)从教学目标文字表述看,存在着两方面问题:目标文字表述有繁琐不清现象,目标行为主体混乱现象;(四)从教学目标构建的体系来看,过分强调具体目标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未能成为一个体系;(五)从教学目标实施来看,缺乏实用性和现实性,可操作性差。
   第五,在全面分析历史教学目标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修订的建议:(一)细化具体教学目标;(二)构建能力目标体系;(三)与时俱进,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