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作用的NF-κ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6h】

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作用的NF-κ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技术路线图

1实验材料

1.1实验药物

1.2实验试剂

1.3实验动物、细胞

1.4仪器

1.5 实验场地

2 方法与结果

2.1 荆防散正丁醇部位的制备

2.2荆防散正丁醇部位主要化学成分测定

2.3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效应研究

2.4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效应的NF-κB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3讨论

3.1中医表证与炎症关系的认识

3.2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作用明确

3.3 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作用的NF-κB信号通路机制

3.4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4结论

4.3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橙皮苷、迷迭香酸可能是荆防散正丁醇部位发挥抗炎效应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5问题与展望

5.1 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

5.2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作用的NF-κB信号通路机制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NF-κB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荆防散正丁醇部位对气管滴注LPS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及 LPS刺激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抗炎效应的NF-κB信号通路机制,并初步探究该部位抗炎主要物质基础,以补充、完善该部位的抗炎作用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
  方法:(1)荆防散正丁醇部位主要化学成分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荆防散正丁醇部位的升麻素苷、橙皮苷、迷迭香酸、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成分含量进行测定;(2)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作用研究:○1以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急性炎症模型为载体,验证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效应;○2以气管滴注LPS所致小鼠ALI模型为载体,观察药物对ALI小鼠肺湿干重比值(W/D)、肺指数、肺组织 MPO活性、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3)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作用机制研究:○1整体动物水平:ELISA法测定ALI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及趋化因子MIP-1α、MIP-1γ含量;Real-Time PCR法测定药物对ALI小鼠肺组织NF-κB p65、NF-κB p50、IκBα及VEGFa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Blot法测定药物对ALI小鼠肺组织NF-κB p50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2细胞水平:ELISA法测定经 LPS刺激后的RAW264.7细胞上清 IL-6、TNF-α含量,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 NO含量;Real-Time PCR法测定药物对 RAW264.7细胞模型NF-κB p65、NF-κB p50和IκB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4)荆防散正丁醇部位抗炎作用有效成分研究:以LPS刺激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为载体,测定升麻素苷、橙皮苷、迷迭香酸、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细胞上清IL-6、TNF-α、NO含量的影响;Real-Time PCR法测定橙皮苷、迷迭香酸、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模型细胞NF-κB p65、NF-κB p50和IκB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1)本实验所用荆防散正丁醇部位含升麻素苷496.08μg/g生药、橙皮苷302.02μg/g生药、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271.13μg/g生药、迷迭香酸67.70μg/g生药。(2)荆防散正丁醇部位能不同程度降低LPS气管滴注所致ALI小鼠BALF中总蛋白含量、肺W/D、肺指数、肺组织MPO活性,改善ALI小鼠肺组织炎症病变程度。(3)荆防散正丁醇部位能不同程度地降低ALI小鼠肺组织BALF中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及趋化因子MIP-1α、MIP-1γ水平;明显下调肺组织NF-κB p65、NF-κB p50 mRNA和NF-κB p50蛋白的表达水平。荆防散正丁醇部位能降低经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上清IL-6、TNF-α、NO含量,下调细胞NF-κB p65、NF-κB p50、IκBα mRNA表达水平。(4)对 LPS刺激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橙皮苷、迷迭香酸、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能减少细胞上清IL-6含量,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能降低NO含量。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橙皮苷均明显下调细胞NF-κB p50 mRNA表达水平,迷迭香酸明显下调细胞NF-κB p65、NF-κB p50、IκBαmRNA表达水平。
  结论:荆防散正丁醇部位体内、体外分别对LPS所致ALI小鼠模型或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具有良好抗炎作用,作用发挥与下调NF-κB p65、NF-κB p50、IκBα基因和NF-κB p50蛋白表达,从而减少炎性介质IL-6、IL-1β、TNF-α、MIP-1α、MIP-1γ和 NO的释放有关。橙皮苷、迷迭香酸、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可能是荆防散正丁醇部位发挥抗炎效应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