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相关认知及态度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6h】

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相关认知及态度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前言

2课题设计和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正文参考文献

综述艾滋病与社会性别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认知调查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成都市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相关认知及态度,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男女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相关认知及态度的差异和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制订大学生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调查定量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样本:随机抽取成都市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分层整群抽取一年级至三年级在校学生共计790名(男生355名,女生398名)。个案访谈采用定额抽样方法,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按每年级10%的比例寻找访谈对象,最终共有60名同学接受访谈。 结果: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790份,回收有效问卷753份,有效率为95.32%。男女生在艾滋病认识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0,P>0.05)。调查对象安全性行为知识较贫乏,完全回答正确安全套的使用知识(共七题)的只有5.7%,男生安全性行为知识水平高于女生(t=2.016,P<0.05)。72.9%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或无所谓态度,男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比女生更宽容和理解(X<'2>=62.457,P<O.01)。调查对象中有178人有过性交经历,其中34.9%的男生和13.6%的女生,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34,P<0.01),男生性交发生率高于女生。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性交行为发生率也在增加,男生、居住在城市、家庭人口数越少、母亲文化程度低、曾经有过恋爱对象或正在谈恋爱、人工流产的认识水平较差、发生过爱抚行为以及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的学生更容易发生性交行为。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居住在城市、年龄越大、母亲文化程度低、个人月均消费高及发生过爱抚行为的男生更容易发生性交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月均消费较高、曾有恋爱对象或正在恋爱、对人工流产的认识水平较差、发生过爱抚行为、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的女生更易发生性交行为。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体现在生物学、社会和文化等因素上,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对女生的影响仍旧很大,社会存在男女道德双重标准也影响着大学生对待性行为的态度。定性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对婚前性行为的认识呈多元化。在性知识获取途径上,受访者以往的性知识来自于与同伴交流、书刊、网络等,却很少与父母交谈性相关问题。 结论:大学生中加强艾滋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设置教育内容时应根据性别不同而有所侧重,鼓励和调动女生参与性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在性健康教育中强调疾病风险亦不可能显著减少婚前性行为,性健康教育应与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同伴教育在性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