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组合作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6h】

小组合作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基本评价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个案研究法

1.3.3 观察法

1.3.4 本文的结构

2 初中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性质

2.1 初中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含义

2.2 初中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特点

2.2.1 强化了班主任的主导性

2.2.2 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

2.3 初中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意义

2.3.1 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自由的班级氛围

2.3.2 促进了班级自主管理的实现

3 初中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组织机制

3.1 建设班级管理合作小组

3.1.1 科学分组

3.1.2 组内分工及职责

3.2 班干部的选拔与小组

4 初中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

4.1 班级常规管理与小组合作

4.2 班级自主活动的开展与小组合作

4.3 小组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

4.4 小组长管理能力的培养与班级管理

5 初中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评价机制

5.1 评价的原则

5.1.1 评价的主体性原则

5.1.2 评价的发展性原则

5.2 评价的方式

5.2.1 组员的自评

5.2.2 班级中小组的评价

5.2.3 其它层面的小组评价

6 初中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成效

6.1 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6.1.1 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6.1.2 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6.2 增强班级凝聚力

6.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4 提高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能

7 初中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问题及对策

7.1 小组问的恶性竞争

7.2 缓解恶性竞争的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班级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有了班级,许多学者都致力于班级管理的研究并获得了丰厚的成果。然而,从中小学实际情况来看,班级管理的现状并非尽如人意,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全方位管理班级,常常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导致班主任身心疲惫,而学生也只知道跟着老师指挥棒走,失去了自我管理的自主权,失去了锻炼和发展能力的机会。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快速发育,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正是发展和锻炼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间段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发展除智力能力以外的其它能力,如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等,将对学生终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这种更高的要求,合理的班级管理方式才会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教育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许多学校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依托,实行了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改变许多教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在自我管理,相互合作等方面相较于以往的学生有很大的进步。尝试把小组合作模式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去,即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把学生合理地划分为六个小组,将班级管理与小组结合起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参与班级的常规管理、开展班级自主活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等。为此,在参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对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以及对相关个案的研究后,对这次改革中的所感所得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发现: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班级管理不仅改善了班级管理的水平,而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对班级的自主管理,班主任也能从繁重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希望这种班级管理方式能扩充和丰富班级管理的理念,对将来的班级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或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