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洪水环境下群桩基础桥梁易损性分析与评估
【6h】

洪水环境下群桩基础桥梁易损性分析与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洪水作用于桥梁结构的力学研究

1.2.2 冲刷破坏模式的研究

1.2.3 冲刷对桥梁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

1.2.4 易损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1.2.5 易损性分析用于评估受冲刷桥梁的安全性能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易损性分析的理论框架

2.1 引言

2.2 经典理论易损性分析流程

2.3 改进的混合易损性分析方法

2.4 结构或构件损伤指标的确定

2.4.1 结构破坏准则

2.4.2 损伤评定指标

2.4.3 简化的Park-Ang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Opensees基本计算理论及实例建模关键参数

3.1 引言

3.2 Opensees开源计算平台简介

3.3 集中塑性铰梁柱单元

3.4 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

3.4.1 单元基本假定

3.4.2 单元截面柔度矩阵

3.4.3 局部坐标系下单元柔度矩阵

3.5 非线性求解算法及收敛控制

3.5.1 Newton-Raphson(N-R)迭代法

3.5.2 非线性求解收敛控制

3.6 双圆大桥数值计算模型关键参数

3.6.1 双圆大桥概况

3.6.2 材料本构模型

3.6.3 边界条件的模拟——桩土相互作用

3.6.4 边界条件的模拟——基础冲刷的处理

3.6.5 边界条件的模拟——群桩效应的处理

3.6.6 作用荷载的模拟——动水压力荷载的施加

3.6.7 作用荷载的模拟——群桩遮帘影响的处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随机Pushover分析的结构抗洪能力计算

4.1 引言

4.2 结构抗洪能力参数的选择

4.3 单变量随机函数统计矩的点估计法

4.4 多变量随机函数统计矩的点估计法

4.5 结构抗洪能力的随机pushover分析方法

4.5.1 随机pushover分析方法的提出

4.5.2 随机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4.5.3 结构抗洪能力的概率模型

4.6 双圆大桥抗洪能力计算分析

4.6.1 随机变量的选取与统计分布

4.6.2 结构抗洪能力的概率分布情况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有限元可靠度的结构抗洪需求分析

5.1 引言

5.2 一次二阶矩法(FORM)基本理论

5.3 Opensees有限元可靠度分析模块

5.4 结构抗洪需求的概率模型

5.5 双圆大桥抗洪需求计算分析

5.5.1 随机变量的选取与统计分布

5.5.2 功能函数的建立

5.5.3 结构抗洪需求的概率分布情况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洪水环境下结构易损性分析与评估

6.1 引言

6.2 洪水环境下双圆大桥易损性分析

6.2.1 不同洪水位、不同洪水流速下的易损性曲线

6.2.2 洪水流速对损伤状态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成果及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桥梁作为交通生命线系统中的重要枢纽,在社会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跨越河流的桥梁,洪水是造成桥梁倒塌破坏的主因之一。洪水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地震,通常会带来大规模的河流冲刷,从而引起剧烈的河床变化。尽管冲刷并不能对桥梁结构形成直接的作用荷载,但它却对桥梁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将使桥梁在遭遇洪水、泥石流、地震等灾害下更易于损毁。因此,洪水环境下桥梁结构的安全性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易损性分析作为一种评估结构安全性能的方法,广泛应用在结构的抗震分析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将该分析手段应用在洪水环境下桥梁的易损性分析与评估却鲜有引起关注。因此,本文将尝试将易损性分析用于评价桥梁在洪水环境下的安全性,针对洪水环境下典型群桩基础桥梁的易损性分析与评估进行初步探索。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洪水灾害、冲刷以及易损性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接着叙述了易损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结构损伤指标的选取,提出了适用于桥梁抗洪性能研究的改进的混合易损性分析方法。以台湾双圆大桥为工程实例,借助Opensees有限元分析平台建立了其下部结构计算模型进行展开讨论分析。文中第三章重点介绍了Opensees中的单元算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以及双圆大桥计算模型建立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桩土作用的处理、群桩效应的简化以及洪水荷载的施加等。在第四章中引入了洪水位高度和桩基冲刷深度的不确定性,运用随机pushover分析方法,结合多变量随机函数统计矩的点估计法求得了结构在不同洪水位高度、不同冲刷深度下的抗洪能力概率分布情况。第五章则考虑了洪水位高度、冲刷深度以及洪水荷载的不确定性,运用有限元可靠度分析方法中的一次二阶矩法(FORM)得到了96种情况下的结构抗洪需求概率分布。第六章结合前两章的计算结果运用本文第二章提出的改进的混合易损性分析方法拟合并绘制了四种洪水位,三种洪水流速共12种情况下的易损性曲线,并以此评估该桥的安全性能,分析结果可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
  1)本文的计算结果与2009年台湾双圆大桥遭洪水冲毁的事故案例相吻合,也表明将易损性的分析思路用于结构的抗洪安全性能评估是可行的,并能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给出定性的判断和定量的参数分析,计算结果可作为决策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2)同一洪水流速不同洪水位高度的易损性曲线具有相近的统计参数,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因而可以得出在洪水位未淹至梁底之前,结构的抗洪安全性能受洪水位高度变化影响不大。
  3)随着冲刷深度的增加,结构发生各损伤等级的概率将迅速增大;且各损伤等级的超越概率对洪水流速较为敏感,也即随着洪水流速增加,发生对应损伤等级所需要的冲刷深度将明显减小;对应同一冲刷深度,发生某一损伤等级的超越概率将显著加大,这也意味着结构更易损伤甚至损毁。
  4)结构的安全性能与洪水流速以及冲刷深度较为密切。对于桥梁的管养而言,对下部结构进行补强加固,采取相关措施减缓冲刷侵蚀的发生,将是提高结构在洪水环境下的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