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历程的反思与前瞻
【6h】

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历程的反思与前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选题的背景

1.1.2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研究意义

1.2.2研究目的

第三节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结构安排

1.3.2研究方法

第二章研究设计与分析对象概述

第一节相关研究综述

2.1.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研究方法与实施的说明

2.2.1源期刊的选择

2.2.2分析材料的检索

2.2.3分析维度的设计

2.2.4评判过程的客观性保证

2.2.5数据的录入及复查

第三节分析对象基本情况概述

2.3.1样本数量及其分布

2.3.2成果的增长趋势

2.3.3研究者情况

2.3.4研究合作情况

2.3.5作者所属机构情况

2.3.6受资助情况

2.3.7论文质量的两个形式指标:篇幅与参考文献数量

2.3.8不同期刊的论文质量

第三章当代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献内容分析

第一节正文内容分析

3.1.1关键词与研究主题

3.1.2研究取向与理论基础

3.1.3选题策略与主要创新

3.1.4本土化问题的由来及分化

3.1.5论文的类型

3.1.6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不平衡的两种范式

第二节研究方法分析

3.2.1研究数据收集方法与单篇报告的研究数

3.2.2抽样与被试

3.2.3统计工具与统计方法

3.2.4研究方法小结

第四章反思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第一节成绩与问题

4.1.1已经取得的成绩

4.1.2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4.2.1学科恢复阶段

4.2.2本土化研究活跃阶段

4.2.3学科体系深化阶段

4.2.4“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主线

4.3.1学术引进

4.3.2学术自主

4.3.3学术开放

4.3.4发展主线的整合——学科制度建设

第五章中国社会心理学的走向前瞻

第一节进一步走向实践与应用

5.1.1未得到足够重视的应用研究

5.1.2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性

5.1.3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实践认识论

5.1.4走向应用的中国社会心理学

第二节走向多元整合

5.2.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困境

5.2.2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冲突与分化

5.2.3整合及其困难

5.2.4“不同而和”的多元整合

第三节走向知识创新

5.3.1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资源

5.3.2走向知识创新的中国社会心理学

第六章结论

第一节建设“实践社会心理学”

第二节研究创新与不足

6.2.1本研究的创新

6.2.2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根据国际心联199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社会心理学都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之一。作为心理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她一度取得了比较辉煌的学科成就,使得民众与学者对其社会价值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早在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她就已经开始传入我国,中国学者较早地关注到了欧美国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他们在引进其成果的基础上还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学科建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大陆地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停滞了将近30年时间,直到1979年之后才逐渐得以恢复和重建,而在此期间的中国港台等地的相关研究仍有所发展,由于今天两岸三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各具特色,很难在一篇论文中加以综述和探讨,所以,本文探讨的“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在地域范畴上是指中国大陆地区,基本上没有涉及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在时间范畴上则是指从1979年至2005年期间。 时至今日,重建后的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制度已经基本成形:其教学和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博硕士培养计划和体系日趋完善,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相关研究,其中不乏一些既有创新性又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其不足,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内容分析后发现,当代中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两点是:一、研究的创新性和可应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学科发展方向不明确,学者们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的具体途径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分歧。本文借助于文献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回顾了社会心理学在当代中国的重建历程,并从研究成果的发表、研究者及合作情况、研究机构、项目资助、研究主题、研究取向、理论基础、选题策略、研究创新以及研究方法的使用等若干方面评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发掘了社会心理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主线。最后,本文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提出几条建议:第一,要进一步走向实践与应用;第二,要走“不同而和”的多元整合;第三,要走向立足于本土化实践的知识创新。这三条建议实际上是相互交叉的,它们之间的有机整合代表了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即实践社会心理学。所谓实践社会心理学是指以实践认识论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知识创新为主要工作、以理论建设为中心、以成果的社会应用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发展方向。文献内容分析方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本文使用该方法对发表在20种中文专业核心期刊上的695篇社会心理学文献进行了客观、系统和量化的评判、记录与分析,其分析结果构成了本文立论的主要依据。此外,本文特别强调了实践认识论对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意义,并在行文在有所强调和体现。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在文献内容分析过程中使用新的变量和评价标准评述了中国社会心理学发表成果的类型、研究取向、选题策略和创新点等方面,这使得本文的文献梳理工作具有了一定的创新性;第二,本文将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将这种三阶段划分与其发展主线相结合,这是前人所没有涉及的;第三,本文为中国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发展方向,即实践社会心理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