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德国设计导向职教思想分析及其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启示
【6h】

德国设计导向职教思想分析及其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论题的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研究方法

第二章德国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发展历史

2.1萌芽与酝酿阶段

2.2形成与发展阶段

2.3获得法律地位并大力推广与实践阶段

2.4不断发展完善并成为欧洲职教的主导思想阶段

第三章 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基本内涵

3.2德国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特性

3.2.1开放性

3.2.2跨学科性

3.2.3批判反思性

3.2.4以人为本

3.2.5前瞻性

第四章若干视角中的设计导向职教思想

4.1三大学习理论与设计导向职教思想

4.2 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设计导向职教思想

4.3当代社会与工作的新变化与设计导向职教思想

4.4行动导向与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对比

第五章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实践

5.1实践背景

5.2从“柏林模型”到“扩展教学模型”

5.2.1“柏林模型”

5.2.2“扩展教学模型”

5.3七步法

5.4基于设计导向职教思想课堂单元设计的案例

第六章德国设计导向职教思想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6.1 中德职业教育背景之对比

6.2德国设计导向职教思想引入中国必要性的论证

6.3启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要使教育质量真正产生质的飞跃,就需要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德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在这一领土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设计导向职教思想已逐渐发展成为西方职业教育思想的主流,并对近代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德国设计导向这一主流职教思想,为中国的职业教育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与有益的启示。围绕这一核心目的,本论文以分析“什么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指导思想”为切入点,从其历史沿革、基本理论、立论基础和实证综述等方面来分析与阐述这一指导思想。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问题、研究论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采用纵向时序分析了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三章阐述了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并总结了它五大基本特征,即开放性、跨学科性、批判反思性、以人为本和前瞻性;第四章是从三大学习理论、自然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当代社会与工作之新变化和“行动导向”这四个视角来透析这一主流职教思想的本质;第五章展示了由德国著名的“柏林模型”发展而来“扩展教学模型”,它实现了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计划、实施与评估的可操作性;另外,本人实践的经历和经验将作为这一章的辅证加以引用;第六章提出了中德职业教育各自所处背景的差异,同时针对这些差异对德国设计导向职教思想引入中国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并总结了它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以期积极推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