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目的论视角下社科类文本的翻译——《西方之道:道家思想的西化》前言及一、二章汉译实践报告
【6h】

目的论视角下社科类文本的翻译——《西方之道:道家思想的西化》前言及一、二章汉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2.2 任务简介

第三章 翻译理论框架及文本分析

3.2.2 翻译目的

3.3 译前准备

3.4 小结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词汇层面

4.1.1 词义延伸

4.1.2 名词转化为动词

4.1.3 增译

4.2 句子层面

4.2.1 句子结构调整

4.2.2 拆译法

4.2.3 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换

4.3 篇章层面

第五章 翻译实践项目总结

5.1 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是一篇以目的论为指导,研究社科类文本翻译的实践报告。笔者受老师委托翻译了当代英国汉学家、哲学家克拉克(J.J.Clarke)的著作The Tao of the West-Western Transformations of Taoist Thought(《西方之道:道家思想的西化》)一书的前言及一、二章,翻译内容总计约一万五千字。笔者以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的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完成了本次翻译实践活动,并通过撰写本次实践报告,对翻译实践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汇报和总结。
  笔者从翻译目的论出发,分析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翻译目的对译文的影响。报告主要由引言、翻译项目简介、翻译项目理论框架及文本分析、翻译案例分析、翻译实践项目总结和结语六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该实践报告进行了导入。项目简介交代了此次翻译任务的背景和内容。第三章对目的论进行了简短介绍,并分析了本次翻译项目的文本类型。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章节为第四章:翻译案例分析。该章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翻译实践中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目的论在社科类文本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以文本类型为突破点,归纳总结了社科类文本的写作特点和翻译实践中常见的理解与表达等问题。社科类文本涵盖范围较广,在写作中较为常见,准确译好此类文本对译员来说十分重要。但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有人对社科类文本翻译进行分析研究,因此笔者决定以此次翻译实践项目为例,结合弗米尔的目的论,撰写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在阐述目的论对社科类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的同时,笔者也希望本实践报告能为今后从事同类型文本翻译的译员提供值得参考的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