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额叶癫痫患者睡眠障碍的特征研究
【6h】

额叶癫痫患者睡眠障碍的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额叶癫痫(Frontal lobe epilepsy,FLE)为较为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以夜间发作为著。癫痫患者的合并症中,睡眠障碍为较常见的。本文通过对FLE患者进行客观的睡眠结构参数的记录与主观睡眠相关量表测评,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FLE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特点及与抑郁、疲劳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可能引起FLE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为癫痫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诊断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研究方法: 1.招募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额叶癫痫患者18例为本研究的FLE组,同时募集年龄、性别与FLE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例为本研究的对照组。 2.所有受试者在试验前需完成2周睡眠日志,询问额叶癫痫患者相关病史资料。额叶癫痫患者组受试者需完成1月的癫痫日志,记录为试验前1月的发作频率。 3.对额叶癫痫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受试者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包括对两组受试者睡眠结构参数、呼吸事件、鼾声、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监测记录,并使用SPSS17.0分析所得数据。 4.FLE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在完成多导睡眠图监测记录翌日完成主观临床量表的测评,包括Epworth嗜睡量表(ESS)、疲劳量表(FS-14)、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Ⅱ)、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使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5.将额叶癫痫组的客观睡眠参数、主观量表评分及临床特征通过SPSS17.0进行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果: 1.2组的客观睡眠参数比较:由多导睡眠监测所得,额叶癫痫组的总卧床时间[(503.22±62.33)min]、入睡后觉醒时间[(54.11±18.97)min]较对照组[(455.23±36.88)min、(33.91±11.66)min]延长(t=2.62、3.59,P<0.05),总睡眠期转换次数[(161.17±56.83)次]、每小时睡眠期转换次数[(22.60±6.25)次]、非快速动眼睡眠1期转换次数[(42.56±15.26)次]、非快速动眼睡眠2期转换次数[(57.28±26.57)次]及清醒期[(25.33±10.97)次]转换次数与对照组[(111.13±24.37)次、(16.75±3.57)次、(16.75±3.57)次、(40±12.27)次、(16.73±5.95)次]相比有所增加(t=3.169、3.207、2.397、2.316、2.718,P<0.05)。 2.2组主观量表得分比较:额叶癫痫组的抑郁[(9.33±5.01)分]及疲劳评分[(5.72±3.36)分]较对照组[(2.93±1.44)分、(2.87±1.06)分]增加(t=5.163、3.410,P<0.05)。 3.额叶癫痫患者组的客观睡眠参数、主观临床量表得分及临床特征经相关性分析后示,总睡眠期转换次数与非快速动眼睡眠1期转换次数、非快速动眼睡眠2期转换次数、清醒期转换次数及每小时睡眠期转换次数(r=0.777、0.685、0.553、0.796,均P<0.05)均呈正相关。入睡后觉醒时间与BDI-Ⅱ评分呈正相关(r=0.613,P=0.007),与FS-14评分无关(r=0.050,P=0.844)。FS-14评分(r=0.494,P=0.037)、总睡眠期转换次数(r=0.483,P=0.042)均与患者的发作频率呈正相关。 研究结论: 1.合并睡眠障碍见于FLE患者,其睡眠结构变化为SSS、NREM1期转换次数、NREM2期转换次数、SSS/h及清醒期转换次数增加,TIB及WASO增加。 2.额叶癫痫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疲劳程度增加。 3.额叶癫痫患者的入睡后觉醒时间与抑郁程度相关,疲劳程度与发作频率存在关联,SSS与发作频率存在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