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对比研究
【6h】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3 眼科检查及器械准备

4 资料信息获取及分析

4.1 资料信息获取及随访记录

4.2 资料分析

5 手术方法

6 统计分析

结果

1 术中操作

2 术后视力

3 术后并发症比较

讨论

1 术前一般情况影响

2 合并脉络膜脱离

3 合并巨大裂孔

4 松解性视网膜切开和切除

5 术后高眼压及继发性青光眼

6 RD复发

6.1 硅油眼RD

6.2 硅油取出后RD复发

7 术后低眼压

8 术后前房硅油

9 并发性白内障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采用临床对比研究,对比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的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和非外伤孔源性RD患者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ical,VRS)后视力改善情况、视网膜复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外伤对VRS治疗RD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间于天津市眼科医院,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复杂性RD行VRS治疗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2例102只眼。根据有无外伤史分为外伤组和非外伤组,外伤组均有钝挫伤史,非外伤组均为孔源性RD患者。两组患者经间接检眼镜和B型超声检查确诊,经VRS治疗后,随访6~26个月,平均10.8月。比较外伤组和非外伤组术前年龄、性别、眼部RD合并巨大裂孔、黄斑区RD、脉络膜脱离、VH情况;比较两组术中使用重水及行视网膜切开情况;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对独立样本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外伤组和非外伤组术前视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伤组术前视力显著较非外伤组差。两组术后视力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组内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
  2.外伤组和非外伤组术前眼部情况对比,在VH、脉络膜脱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在术中是否使用重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是否行视网膜切开有显著性差异(P<0.05)。
  3.外伤组和非外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高眼压、RD复发、VH、并发性白内障、低眼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VRS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和非外伤性RD的有效手段,可有效的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使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明显的改善。
  2、外伤组术前眼部情况复杂,VH、脉络膜脱离显著多于非外伤组,但两组经VRS术后视力均有改善但无明显差异。
  3、外伤性RD患者在VRS术中行视网膜切开比例较多,视网膜切开、巨大裂孔、VH均可促进PVR的发生与进展,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术后视力改善。
  4、外伤性和非外伤性RD经有效的VRS治疗,可以减少术后高眼压、前房硅油、低眼压的几率。
  5、外伤性和非外伤性RD患者在VRS术后不论是否行硅油取出均可使RD复发,RD复发最主要的原因是PVR的进展、视网膜前膜的增生、新的裂孔以及不当的手术操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