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GFBR2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6h】

TGFBR2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原理

1.2.1 PCR的基本原理

1.2.2 直接测序法的基本原理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试剂

1.3.1 主要仪器设备

1.3.2 主要实验试剂

1.4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5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1.6 基因组DNA的鉴定

1.7 引物准备

1.8 PCR扩增

1.9 2%琼脂糖凝胶电泳判断PCR产物

1.10 质量控制

1.11 PCR产物测序及测序图的分析

1.12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DNA质量的鉴定

2.2 PCR扩增产物的鉴定

2.3 测序结果

2.3.1 病例组-对照组TGFBR2基因SNP rs1495592测序结果

2.3.2 测序结果的比对

2.4 统计学结果

2.4.1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2.4.2 KD病例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分布的比较

2.4.3 CAL组与NCAL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比较

3 讨论

结论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TGFBR2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易感性及冠脉损害的关系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 Receptor,TGFBR2)基因多态性(rs1495592)的分布情况可能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具有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已在其它种族人群中进行了研究,但该相关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研究尚无。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探讨中国汉族儿童TGFBR2基因SNPrs1495592多态性与川崎病(KD)易感性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KD患儿35例为病例组,同期于该院门诊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前儿童25例为对照组,其中根据有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lesion,CAL),KD患儿可分成两组:冠状动脉损害组(CAL)和无冠脉损害组(no 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直接基因测序技术对研究对象的TGFBR2基因SNPrs1495592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KD组与对照组以及CAL组和NCAL组中TGFBR2基因SNP rs149559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
  结果:
  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均检测到TGFBR2基因SNPrs1495592位点,该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CC,CT, TT)。
  1.KD病例组与对照组TGFBR2基因SNP rs1495592基因型(x2=0.566,P=0.452)和等位基因(x2=0.216,P=0.642)分布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CAL组与NCAL组TGFBR2基因SNP rs1495592位点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显著(x2=5.546,P=0.019)。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x2=3.673,P=0.055)(P>0.05);携带等位基因T使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性增高(OR=0.168);NCAL组中等位基因C的频率(79%)高于等位基因T的频率(57%)。
  结论:
  1.TGFBR2 rs1495592可能与川崎病易感性无相关(OR=1.497,95%CI:0.522~4.292)。
  2.TGFBR2 rs1495592可能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相关(OR=0.168,95% CI:0.036~0.791)。
  3.TGFBR2 rs1495592等位基因T可能不是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