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褐牛育种目标确定及育种方案优化研究
【6h】

新疆褐牛育种目标确定及育种方案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新疆褐牛分布情况和育种现状

1.1.1 新疆褐牛品种介绍

1.1.2 新疆褐牛分布情况

1.1.3 新疆褐牛育种现状

1.2 世界褐牛分布情况和育种现状

1.2.1 瑞士褐牛品种介绍

1.2.2 瑞士褐牛分布情况

1.2.3 瑞士褐牛育种现状

1.3 国际牛育种规划研究趋势

1.3.1 牛育种规划发文量分析

1.3.2 研究牛育种规划的主要机构分析

1.3.3 研究牛育种规划的主要作者分析

1.3.4 牛育种规划高被引文献分析

1.3.5 牛育种规划研究前沿及研究热点分析

1.3.6 牛育种规划研究趋势总结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新疆褐牛育种目标性状边际效益的计算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新疆褐牛育种目标性状

2.2.2 参数来源

2.2.3 边际效益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4.1 新疆褐牛育种目标性状边际效益计算方法

2.4.2 新疆褐牛育种目标性状边际效益

2.5 小结

第三章 新疆褐牛开放核心群育种规划优化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目标性状遗传参数

3.2.2 群体结构和育种技术参数

3.2.3 育种成本和投资参数

3.2.4 育种规划中的基本计算方法

3.2.5 现行育种方案的选择组

3.2.6 指数的信息来源

3.2.7 优化因素的拟变异水平

3.2.8 计算程序ZPLAN

3.2.9 育种规划优化标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新疆褐牛现行育种方案育种效果分析

3.3.2 不同影响因素的优化分析

3.3.3 综合影响因素的优化分析

3.4 讨论

3.4.1 现行育种方案的分析

3.4.2 现行育种方案优化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对新疆褐牛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过多次调研,利用累积的新疆褐牛基础生产性能数据,基于新疆褐牛育种现状和当前市场体系,运用差额法和系统分析法,估计了新疆褐牛10个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以基因流动法和选择指数法为核心,运用育种规划软件ZPLAN对新疆褐牛现行育种方案的育种成效进行了评估,并对影响育种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新疆褐牛10个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分别为:产奶量(kg)2.68元、乳脂率(%)9.12元、乳蛋白率(%)26.9元、初生重(kg)22.69元、十八月龄体重(kg)15.57元、日增重(g/天)13.40元、初产年龄(天)-12.87元、产犊间隔(天)-18.40元、体细胞评分-289.91元、生产寿命(天)3.16元。
  2.新疆褐牛育种目标性状中乳用性状、肉用性状和功能性状相对育种重要性比例为36∶34∶30,近似于1∶1∶1,符合新疆褐牛实际生产情况和品种特性,反映了新疆褐牛育种目标的选择以平衡育种为主,在育种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兼用性能的选择强度。
  3.新疆褐牛现行育种方案预期获得的遗传进展为130.244元/头/年,育种投入为22.605元/头/年,育种效益为733.57元/头/年。
  4.对新疆褐牛现行育种方案优化后,各因素水平分别为:主动育种群比例为0.10,引进公牛比例为0.10,种子公牛使用年限为2年,青年公牛使用年限为2年,种子母牛使用年限为2年,一般种子母牛使用年限为4年,此时预期获得的育种效果最佳,每年预期可获得的遗传进展为176.5元/头/年,育种效益为857.0元/头/年,育种产出为921.8元/头/年,分别比现行育种方案高出36%、17%和22%。

著录项

  • 作者

    周靖航;

  •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
  • 学科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可川,黄锡霞;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823.2;
  • 关键词

    新疆褐牛; 育种技术; 生理性状; 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