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下的制度变迁研究——以中国的市场化制度变迁为例
【6h】

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下的制度变迁研究——以中国的市场化制度变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框架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企业家精神相关理论回顾

一、要素论视角的企业家精神提出过程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企业家理论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企业家理论

四、奥地利学派企业家理论

五、其他企业家理论

第二节 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回顾

一、需求—供给分析框架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

二、政府作用分析特征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

三、交易费用分析为基础的制度变迁理论

四、人(组织)与制度关系分析视角的制度变迁理论

五、演化思想和自发秩序思想的制度变迁理论

六、其他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第三节 企业家精神与制度变迁的相关研究

一、制度企业家研究

二、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

三、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变迁的经验研究

第三章 传统制度变迁理论的不足

第一节 有关制度变迁问题的争论

第二节 传统制度变迁解释理论的可能不足

第四章 制度企业家才能相关概念的提出与说明

第一节 制度企业家才能相关概念

一、制度企业家的引出

二、制度企业家才能的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制度企业家才能发挥的行为主体讨论

一、三种不同内涵的企业家精神对制度变迁影响

二、制度企业家行为主体的具体定义

第三节 制度企业家才能发挥的囚徒困境——一个两阶段博弈论分析

一、制度企业家才能发挥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

二、制度企业家才能发挥的囚徒困境

三、制度企业家才能发挥的激励机制

第五章 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的制度变迁机理分析

第一节 引入制度企业家才能观点的制度变迁动力模型

一、模型的构建与说明

二、模型中制度企业家才能的引入

第二节 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的行为主体决策机理

一、决策的基本原则

二、制度企业家才能发挥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节 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的制度变迁影响机理

一、固定制度结构下的企业家行为

二、企业家精神对于制度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的探讨

第一节 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的研究与相关理论评析

一、有关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的理论评析

二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过程的现状

第二节 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下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总结

一、对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变迁理论的评析与比较

二、制度企业家才能理论的构建与阐述

三、对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发展的解读与思考

第二节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一、本文不足之处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伴随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经济的不断演进,“企业家”逐渐从“领导的劳动”、“非生产劳动”和“脑力劳动”等研究要素中分离。而面对“半市场、半统制”特征的中国经济体制,如何推进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已成为重要的关注点。本文以制度企业家才能这一新的视角来连接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变迁,并为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提供一种新的解读与思考。
  “半市场、半统制”特征的中国经济体制需要变革,这意味着需要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需要推进“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转向“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当前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存在如下问题:(1)研究视角对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涉及较少。(2)忽略了市场作为一个竞争性过程,其建立的市场化制度容易被利益集团扭曲。(3)对制度变迁主体的企业家概念的界定存在内涵过于狭隘的局限。为了解读上述道路选择和理论不足,本文打算围绕以下两个核心主旨对企业家精神与市场化制度变迁关系的进行讨论。一是,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的制度变迁是怎样的?二是,运用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解读的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即市场化改革是怎样的?其参考意义何在?本文章节写作也是据此展开。
  第一章对命题的背景、意义、思路、框架等内容进行简要阐述。
  第二章对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两者关系的理论和经验研究现状进行文献评述。
  第三章指出当前关于制度变迁问题的理论争议以及传统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不足,为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的引出做铺垫。
  第四章引出相关概念,构建制度空间损益模型,通过模型中的制度结构比例线的可变动性引出制度企业家、制度企业家才能和制度企业家才能等概念。并对制度企业家才能发挥的行为主体和囚徒困境问题展开讨论。指明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更接近于我们的制度企业家内涵,同时也指明在信息不完全、有限理性和非零交易成本的现实世界中需要激励机制的设计来解决制度企业家才能发挥面临的囚徒困境问题。
  第五章对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的制度变迁机理展开分析。首先基于行使和界定产权效率变化观点我们构建了一个制度变迁动力模型,并分析制度企业家才能在制度变迁动力模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接着以制度变迁动力模型为基础,我们分别讨论了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下的行为主体决策机理和制度变迁影响机理,并说明:(1)制度企业家的作用在于实现现IU>FU向IU=βFU转化过程,实现外部收益的内生化。(2)制度企业家是依据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基本原则展开行动的。(3)企业家精神和制度变迁存在双向互动的影响过程。固定的制度结构会影响企业家行为,而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作为市场微观主体时刻都在塑造制度的变迁。
  通过前面章节对于制度企业家才能视角的制度变迁进行了研究后,在第六章我们将这一理论运用于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的探讨中,在第七章我们完成全文总结与展望。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市场是过程的而非均衡的。第二,市场化制度变迁行动主体更接近于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内涵。第三,既要肯定官员在特定历史情境特定阶段下对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也要指明市场化过程要求这类官员企业家退出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第四,中国市场化制度变迁过程是一个制度移植与制度自发、局部制度变迁与制度系统变迁并存的过程,是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融于企业家行动中的随机过程。第五,市场化制度变迁中制度的确立本质上是对已发生的人类行为及其互动规则的一种承认而绝非脱离实际的空想创造。第六,给与行动人视角的企业家以行动自由,形成“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