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再论购买力平价——基于Bootstrap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实证研究
【6h】

再论购买力平价——基于Bootstrap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框架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简介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检验方法的两个发展方向

一、线性到非线性的发展

二、时间序列到面板数据

第三章 购买力平价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数据选取

一、重要概念说明

二、数据来源

第二节 基于截面独立的面板单位根检验

一、个体的平稳性检验

二、第一代面板单位根检验

第三节 基于截面相关的面板单位根检验

一、第二代面板单位根检验

二、bootstrap方法

三、block bootstrap面板单位根检验

第四节 结果分析

第四章 人民币汇率合理性分析

第一节 模型建立

一、变量选择与模型建立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二节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测算

第三节 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测算

第四节 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购买力平价假说在汇率决定理论中影响深远,然而对其合理性的怀疑、批评和验证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至今未达成一致的结果。另外,购买力平价作为研究均衡实际汇率的方法之一,对汇率政策的制定有着指导性的关键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国际上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错估?需不需要矫正?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检验实际汇率的平稳性被广泛应用于购买力平价的检验。随着计量经济方法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面板单位根检验问题逐渐被统计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关注并被应用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当中。本文从两个方面总结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证发展,随后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一理论进行实证检验:
  首先,基于“第一代”面板单位根方法对实际汇率是否具有均值回复特性进行检验,结果支持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然而对于“第一代”面板单位根方法而言,没有将各国汇率之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在内,即在实证研究中表现为以面板数据截面独立为假设。而实际上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各国之间的汇率显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联系;
  其次,本文立足于各国汇率之间的空间相依性这一事实,以“第二代”面板单位根方法取代“第一代”面板单位根方法,检验实际汇率的平稳性,进一步将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而言,本文在面板数据截面相依的框架下,用Block Bootstrap面板单位根方法对21个新兴市场的实际汇率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解决了截面相依时统计量的渐近分布不再是标准的,难以确定临界值的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不成立。
  鉴于以上结果,本文接下来选择BEER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用协整分析方法估计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失调程度。测算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现高估与低估交替起伏的现象,其中2005年和2008年汇率错位幅度相对较大,但总体上不存在严重失调。
  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和分析,根据本文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