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导电陶瓷复合电接触材料电弧损耗特性的光谱研究
【6h】

银/导电陶瓷复合电接触材料电弧损耗特性的光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表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电接触材料

1.1.1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1.1.2银基导电陶瓷复合电接触材料

1.2电接触研究

1.2.1电弧理论

1.2.2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1.3研究动态综述

1.4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银/导电陶瓷复合触点材料样品制备与性能测试

2.1引言

2.2材料成分设计

2.3材料制备工艺

2.3.1导电陶瓷粉料制备

2.3.2银/导电陶瓷复合粉料制备

2.3.3触点制备

2.4银/导电陶瓷复合触点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

2.4.1导电陶瓷的电阻温度曲线

2.4.2银/导电陶瓷复合材料的电阻率

2.4.3银/导电陶瓷复合材料的电阻压力曲线

2.4.4银/导电陶瓷复合材料的比热容

2.4.5电弧作用下导电陶瓷相结构的X衍射分析

2.4.6银/导电陶瓷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2.4.7银/导电陶瓷复合材料和Ag/SnO2材料的微观结构比较

2.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触点材料的时间分辨光电光谱诊断

3.1引言

3.2实验设计与过程

3.2.1测量系统

3.2.2样品设计

3.2.3测量设计

3.2.4实验目的

3.3时间分辨光电光谱的线形讨论

3.4.复合触点材料的原子谱诊断结果与分析

3.4.1 AgⅠ546.5 nm谱线的时变光谱

3.4.2 AgⅠ328.1 nm谱线的时变光谱

3.4.3分析与讨论

3.5复合触点材料的离子谱诊断结果与分析

3.5.1 AgⅡ478.8nm谱线的时变光谱

3.5.2 AgⅡ 243.8 nm谱线的时变光谱

3.5.3分析与讨论

3.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触点材料的燃弧电压和烧蚀分析

4.1引言

4.2触点材料燃弧时间测试与讨论

4.2.1测试结果

4.2.2分析与讨论

4.3触点材料电弧烧蚀的质损分析

4.3.1测试结果

4.3.2分析与讨论

4.4触点材料烧蚀前后的形貌对比

4.4.1测试结果

4.4.2分析与讨论

4.5触点材料燃弧电压与光谱分析

4.5.1测试结果

4.5.2分析与讨论

4.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触点材料的扫描多波长光谱诊断

5.1引言

5.2实验设计与过程

5.2.1测量系统

5.2.2样品设计

5.2.3测量设计

5.2.4实验目的

5.3银/导电陶瓷材料扫描多波长光谱讨论

5.3.1银/导电陶瓷材料辐射高峰与导电陶瓷紫外吸收峰的对应

5.3.2银/导电陶瓷材料电弧光谱中多元素谱线分析

5.4复合触点材料中主要元素辐射对比

5.5改变触点工作参数时辐射强度变化

5.5.1电弧辐射强度在改变触点通断频率时的变化

5.5.2电弧辐射强度在改变触点间距时的变化

5.5.3电弧辐射强度在改变触点通断比时的变化

5.5.4电弧辐射强度在改变触点输入功率时的变化

5.6一定输入功率下不同材料辐射强度的变化

5.7 AgⅠ546.5 nm谱线分析

5.7.1不同输入功率时AgⅠ546.5 nm谱强变化

5.7.2不同操作次数下AgⅠ546.5 nm谱强变化

5.8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曲线拟合与电子温度的测定

6.1引言

6.2等离子体分类

6.2.1按照温度分类

6.2.2按粒子密度分类

6.2.3按达到平衡的程度分类

6.3谱线展宽机制

6.3.1自然展宽

6.3.2多普勒展宽

6.3.3斯塔克展宽

6.3.4塞曼展宽

6.3.5仪器展宽

6.4触点电弧等离子体谱线的曲线拟合

6.5触点电弧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测定

6.5.1两线法测定电子温度及结果分析

6.5.2斜率法测定电子温度及结果分析

6.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总结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本论文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工作展望

附录 部分数据处理Matlab程序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1

发表论文2

展开▼

摘要

电触点作为电子器件的核心部件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而触点材料是制约触点性能的主要因素,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电接触材料的开发应用。在低压电器领域,研究和使用较多的Ag/CdO材料具有优良灭弧性能,但其致命缺点是产生有毒镉蒸气,欧盟已明确规定禁止有害物质镉在电子信息产品中使用。这就给电接触材料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发展一种类似或超越Ag/CdO性能的新型无毒触点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意义。在取代Ag/CdO的触点材料研究中,Ag/SnO2因综合性能好得到了大力发展,但Ag/SnO2材料的极大弱点是:温升现象严重,塑性和延展性差导致加工性能差,国内外虽然对此进行了工艺改进,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法。到目前为止,Ag/SnO2替代Ag/CdO的工作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研制其它的新型电接触材料。 为解决上述电接触材料领域存在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开展了新型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工作,把银与具有类金属导电特性的陶瓷化合物进行复合,获得了新型优质电接触材料。主要发展制成了Ag/La2NiO4和Ag/LaFe1-xNixO3两系列复合导电陶瓷材料,其中陶瓷材料的添加量为8%-12%,这种复合触点材料具有良好加工性、抗烧蚀性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单一或混合氧化物材料与银复合制成的触点材料所不能解决的机械加工性差的问题。以陶瓷化合物为添加剂的方法突破了该领域一直沿用的以单一或混合氧化物为添加剂的瓶颈,为电接触材料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拓宽了电接触材料的研究领域,为得到综合性能更佳的新型电接触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有关触点材料的性能测量与评估是触点材料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且极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开展研究是本论文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弧是有触点开关电器动作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物理现象,是触点烧蚀、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利用这种电弧现象,可以很好地探测电弧燃烧和熄灭过程,从而了解触点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质量。所以这是触点材料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论文对触点电弧的燃烧和维持机制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测定和分析了电弧等离子体特性,掌握其运动规律,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电弧损耗机制。电弧烧蚀机制非常复杂,涵盖了很多方面的研究内容,综合比较多种等离子体诊断技术,非侵入式的等离子体光谱诊断最为适合。因此作者运用光谱分析方法对电弧等离子体特性进行了诊断,综合考评了我们所研究的两类复合电接触材料。结果表明,把传统的材料测试方法和光谱诊断方法相结合,可以全面正确地表征电触点材料的综合性能,也证明我们采用的这种新方法是先进有效的。本论文对以Ag为基的几种新型导电陶瓷复合触点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工艺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所研究的Ag/La2NiO4和Ag/LaFe1-xNixO3两系列复合材料属优越的新型导电陶瓷复合触点材料,它们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有优良的可加工性,并获得了优良的抗电弧烧蚀性能。这种性能优越的银基导电陶瓷复合材料完全可能成为Ag/CdO的替代品,同时它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对Ag/SnO2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与此同时这类材料还具有无毒、符合环保要求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论文在如下五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结果。 1.新型银基导电陶瓷复合电接触材料开发把Ag与电阻率为mΩ·cm量级的导电陶瓷材料复合,研究了Ag/La2NiO4和Ag/LaFe1-xNixO3两系列新型银基导电陶瓷复合触点材料。这两类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均在2.1μΩ·cm附近,其比热容具有优良的温度稳定性,电弧烧蚀实验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复合触点材料变形量可达22%以上,拉断力超过150N,表现出良好的可加工性能;微观形貌中可看到陶瓷颗粒与银基体结合紧密,且陶瓷具有层状断面,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这些性能表明,这两类复合材料完全可能成为Ag/CdO的替代品,同时它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对Ag/SnO2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Ag/LaFe0.25Ni0.7503和Ag/La2NiO4是银基导电陶瓷复合触点材料中性能较优的两个材料系列。 2.时间分辨光电光谱检测触点电弧烧蚀机制为获取触点材料的时间分辨光电光谱,设计了一种光谱测量系统。用该系统可以探讨燃弧银原子和银离子的运动变化,根据不同材料谱强变化,可推测材料烧蚀实际状况。用该系统,测量了Ag/La2NiO4和Ag/LaFe1-xNixO3两系列的时间分辨光电光谱,并与其它常见触点材料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们研究的这两类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电弧烧蚀性能。同时证明,该光谱测量系统是分析触点材料抗电弧烧蚀的可行手段。这对新材料的设计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3.实际工作状态下触点电弧行为的测量研究采用触点寿命机,模拟触点的实际工作状态,研究了所制备的两类复合触点材料的触点电弧行为。结果发现,这两类复合触点的平均燃弧时间在4ms-4.3ms,燃弧时间比常见的触点材料都短,短的燃弧时间可以改善材料的抗电弧侵蚀性能,减少触点材料的烧蚀量和转移量,从而延长了触点材料的使用寿命。金属氧化物的电弧侵蚀机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氧化物的分解与升华,这个过程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降低侵蚀。第二种是增强触点表面熔池的表面张力和粘性。在燃弧过程中,金属氧化物会以微粒形式悬浮在表面,增加了表面张力、提高了金属粘性、增加了银对触头的润湿性,有助于降低基体银的喷溅损耗。所以,触点寿命分析表明,金属氧化物的添加可以明显改善电接触材料的动态电弧特性。 4.扫描多波长光谱诊断电弧等离子体设计装配了CCD多通道光谱仪,把等离子体光谱诊断法用到触点材料的性能研究中,为触点材料成分设计和性能比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监控检测手段。对不同化学计量配比的Ag/La2NiO4和Ag/LaFe0.25Ni0.75O3复合陶瓷材料,用光谱仪对电弧等离子体进行了系统的光谱分析。发现在银基导电陶瓷复合电接触材料中适量增加第三相金属Ni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材料抗电弧侵蚀性能;适量提高复合电接触材料中导电陶瓷掺加量,有助于增强材料抗电弧侵蚀能力;同样添加量情况下,掺加La2NiO4比掺加LaFe0.25Ni0.75O3所得的陶瓷复合材料性能更优。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光谱仪对于触点材料的研制和使用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5.谱线的曲线拟合与等离子体参量的测定根据两线法及斜率法分别测定了电弧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并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分析了谱线展宽的变化和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斯塔克展宽是Ag/LaFe0.25Ni0.75O3触点电弧的Ag I546.5nm谱线产生加宽的主要原因;用洛伦兹拟合得到了谱线的半高全宽度、积分强度以及中心波长等参量,这些拟合参数可以用来推导等离子体的相关特征参量;谱线展宽随输入能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也说明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密度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增大。利用两线法和斜率法分别测定了24V30A电路条件下Ag/LaFe0.25Ni0.75O3触点电弧的电子温度,斜率法获得的更为精确的电子温度,数值约为1.1×104K。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