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六价铬职业接触工人外周血氧化应激水平调查
【6h】

六价铬职业接触工人外周血氧化应激水平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语

声明

致谢

1前言

2对象与方法

3结果

3.1工人一般情况

3.2血铬结果

3.3作业环境铬浓度测定结果

3.4铬作业工人卫生状况及职业卫生防护遵守情况

3.5铬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6铬对外周血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3.7性别对血铬及外周血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3.8暴露与非暴露人群MDA含量、SOD活性的95%可信区间

4讨论

4.1铬职业暴露人群调查结果

4.2六价铬对作业工人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3性别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4.4职业损伤与氧化应激指标间的关系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铬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附录 职工健康调查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铬化合物是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电镀、冶金、制革等许多工业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会产生含铬“三废”,影响职业暴露人群和非职业暴露人群健康。铬的毒性与价态有关,食物和生物组织中铬多以三价铬存在,系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六价铬可致敏,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皮炎、铬疮、哮喘和鼻中隔穿孔,并可诱发肝、肾、心肌损害和生殖毒性。随着对六价铬化合物健康危害的认识,人们更加关注接触低浓度铬化合物劳动者健康的危险性。因此,有必要寻找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价职业接触人群的铬化合物暴露水平和健康效应。 目前,国内外对铬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较多,目的是研究能恰当评价低浓度铬化合物接触者健康损害的生物标志物。有研究报道铬暴露人群血清SOD、GSH—Px、GST含量明显高于非暴露组;提示铬可使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氧化应激易感性增高。也有研究报道电镀工血浆和尿MDA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暴露组血铬与血浆MDA之间、尿铬与尿MDA之间以及血铬和尿铬之间均呈正相关。提示血和尿中MDA可作为铬暴露所致氧化损伤的效应生物标志。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对六价铬职业接触工人氧化应激水平进行调查,观察氧化应激指标是否可用作铬早期效应生物标志物。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职业暴露人群为某市12家电镀企业镀铬作业工人124人,其中男性100人,女性24人,年龄为21岁-62岁,平均年龄为38.76±9.087岁,工龄1月-20年,平均工龄为55.17±51.83月,大部分工人工龄在1-10年间(占76.61%)。对照人群为当地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人群(41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14人,年龄为20岁-63岁,平均年龄为39.34±10.765岁。 2、方法 2.1作业环境铬浓度测定对所调查的职业暴露人群所在企业的铬作业现场进行监测采样,现场采样参照GBZ159-2004进行短时间采样。用装有0.8μm微孔滤膜采样夹的粉尘采样器,以5L/min流量采样15min。采样滤膜接尘面对折2次放入清洁纸袋,置清洁容器带回实验室,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铬酸盐浓度。 2.2血液样品的收集所用容器均经硝酸处理避免铬及其他重金属的污染。所有受试者均于体检时采集外周静脉血10毫升,分为2管,经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一管用于检测全血铬含量,另一管离心分离血浆-20℃保存备用。 2.3血铬的测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铬浓度。 2.4血浆氧化应激指标的测定MDA、CAT、GST、SOD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所用仪器为721分光光度计。所用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检测。 结果: 1、六价铬职业接触工人内外暴露水平六价铬职业接触工人外暴露剂量:铬作业岗位平均铬浓度为0.010±0.013mg/m3,平均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车间空气铬浓度的范围为0.005~0.06mg/m3,仅1个作业岗位样本的铬浓度TWA值为0.06mg/m3,略微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0.05 mg/m3)外,其余样本的铬浓度的TWA和STEL均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内暴露剂量血铬浓度为2.76±3.58ug/L,对照组血铬浓度为2.02±2.21ug/L,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部分工人已出现鼻粘膜糜烂等损伤。 2、六价铬职业接触工人氧化应激水平检测结果对照人群MDA含量95%可信区间在6.66-10.42mmol/L;SOD活性95%可信区间在59.39-68.85KU/L。铬职业暴露人群MDA含量95%可信区间在8.92-12.70mmol/L,且MDA含量>10.42mmol/L的工人有42人(占33.87%),高于对照人群;SOD活性95%可信区间在38.04-43.54KU/L,低于对照人群。铬职业暴露组外周血MDA平均含量为10.81±10.59mmol/L,虽然高于对照组的8.54±5.96mmol/L,但差异不显著(P=0.055)。然而,高血铬(血铬浓度≧3ug/L)暴露组外周血MDA平均含量为14.19±11.94mmol/L、长工龄(接铬工龄≧11年)暴露组外周血MDA含量为20.90±16.88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96mmol/L(P<0.01)。铬职业暴露组的SOD活性平均为40.79±15.41K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12±14.98 KU/L(P<0.01)。而外周血CAT、GST活性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铬职业暴露人群外周血氧化应激指标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人群,高血铬和长工龄暴露人群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人群,提示MDA和SOD今后有可能用作铬职业暴露的早期效应生物标志物。 创新点: 开展六价铬职业接触工人的氧化应激水平调查,来证实血浆氧化应激指标有可能用作铬早期效应生物标志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