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miRNAs差异表达及兰瑞肽治疗对miRNAs表达的影响
【6h】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miRNAs差异表达及兰瑞肽治疗对miRNAs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对照表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与正常垂体miRNAs差异表达

1临床资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章 兰瑞肽治疗对垂体生长激素腺瘤miRNAs表达的影响

1临床资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肢端肥大症通常是成人垂体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腺瘤分泌过多的GH引起全身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年发病率为3~4例/百万,年患病率40~80例/百万,无性别、种族差异。肢端肥大症的临床症状包括:软组织过度生长、肢端和内脏器官肥大、视觉功能损害、女性月经紊乱、男性性功能减退、腕管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等。垂体源性肢端肥大症虽为良性病变,但由于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升高可引起心血管、代谢、内分泌和呼吸系统疾病,使得肢端肥大症病人的死亡率高于正常人群。研究表明,肢端肥大症病人治疗后随机GH<2.5μg/L,其死亡率与正常人群相似;IGF-1恢复至与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正常水平,病人标准化死亡率明显低于IGF-1超过标准水平者。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GH和IGF-1水平,发病年龄,病程长短,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是影响生存和预后的主要因素。
   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目标是完全切除腺瘤或减少肿瘤体积,抑制GH过多分泌,使IGF-1恢复至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水平,减少病人的死亡率。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绝大多数肢端肥大症病人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能迅速减少GH和IGF-1分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有经验的经蝶窦神经外科专家,微腺瘤的手术治愈率在90%上下,大腺瘤的手术治愈率为50%,对于肿瘤侵袭海绵窦者,手术治愈率更低。药物也是治疗肢端肥大症的方法,但单纯药物不能根治,停药后肿瘤可继续生长。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s,SSA)治疗能使60%以上肢端肥大症病人的GH和IGF-1水平正常化、减轻临床症状。兰端肽能抑制GH分泌,大约75%的肢端肥大症病人SSA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超过20%,理论上来讲,瘤体缩小后更容易获得根治性切除,此外,SSA能软化肿瘤瘤体,使手术中肿瘤更容易切除。一些研究认为术前SSA治疗能提高手术治愈率。放射治疗主要有普通放疗、γ刀和直线加速器放疗。γ刀治疗肢端肥大症病人的5年缓解率为29%~60%,放疗后5~10年,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大于50%,约5.5%病人有潜在的视觉功能损害危险。因此,放疗通常作为治疗肢端肥大症的三线方案,偶尔用作二线治疗,很少用于一线治疗。目前,即使采用手术、药物和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对于部分病人仍难以达到治愈目标。因此,探索肢端肥大症的形成机制,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垂体GH腺瘤的发生发展同其他肿瘤一样,也是受内外环境多种因素影响、多基因突变、多阶段演进的复杂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小分子RNA(microRNAs,miRNAs)在基因水平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增殖、分化、信号通路调节、凋亡和代谢等。目前,已发现乳腺、直肠、肺、神经系统、甲状腺和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存在miRNAs差异表达。越来越多证据表明,miRNAs具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功能,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与正常垂体组织相比,miR-15a和miR-16-1在垂体腺瘤中表达下调,miR-15a和miR-16-1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负相关、与抗肿瘤细胞因子p43呈正相关;miR-23和miR-26在GH和PRL腺瘤中存在差异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些miRNAs参与垂体腺瘤细胞增殖、细胞调亡,说明miRNAs参与垂体腺瘤的发生,miRNAs及其靶基因有可能作为临床治疗垂体腺瘤潜在的分子靶点。然而,miRNAs在转录水平的调节以及其靶基因参与垂体腺瘤形成的机制不清楚。因此,miRNAs在垂体GH腺瘤中差异表达状况的阐明不仅有助于miRNAs调控功能的深入研究,亦有助于肢端肥大症发病机制的探讨。
   本研究用miRCURYTM LNA芯片分析21例GH腺瘤和6例正常垂体中miRNAs差异表达,其中15例GH大及巨大腺瘤术前用兰瑞肽治疗4个月,并用qPT-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s。比较分析GH腺瘤组织和正常垂体、GH大腺瘤和微腺瘤、兰瑞肽治疗与未治疗的GH腺瘤组织中、对兰瑞肽治疗敏感与不敏感的GH腺瘤组织中miRNAs表达变化,以期发现与GH腺瘤相关的特异miRNAs并探讨其作用。
   第一章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与正常垂体miRNAs差异表达
   目的:分析垂体GH腺瘤与正常垂体间miRNAs的表达,明确两者是否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差异表达的miRNAs与肿瘤大小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miRCURYTM LNA芯片分析6例GH腺瘤和6例正常垂体中miRNAs差异表达,并用qPT-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s。
   结果:GH腺瘤和正常垂体中有52个miRNAs差异表达,其中23个上调、29个下调;微腺瘤和大腺瘤间有9个miRNAs差异表达,其中4个上调、5个下调;一些miRNAs参与细胞增殖、凋亡、肿瘤发生与发展。
   结论:垂体GH腺瘤与正常垂体间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不同大小的垂体GH腺瘤间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
   第二章兰瑞肽治疗对垂体生长激素腺瘤miRNAs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生长抑素类似物--兰瑞肽治疗与未治疗、兰瑞肽治疗敏感与不敏感的GH腺瘤间miRNAs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研究SSA治疗垂体GH腺瘤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15例垂体GH腺瘤病人术前用兰瑞肽治疗4个月,治疗后GH分泌抑制超过基础值的50%为兰瑞肽治疗敏感,GH抑制小于50%为治疗不敏感。兰瑞肽治疗的初始剂量为30 mg/2 weeks、肌肉注射,治疗不敏感者在8周后剂量调整为30 mg/7~10days。miRCURYTM LNA芯片分析miRNAs的差异表达,并用qPT-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的miRNAs。
   结果:15例病人治疗后GH和IGF-1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12例治疗敏感,3例治疗不敏感。兰瑞肽治疗与未治疗的GH腺瘤中有13个miRNAs差异表达,其中8个上调、5个下调;兰瑞肽治疗敏感与不敏感的GH腺瘤间有7个miRNAs差异表达,其中2个上调、5个下调。
   结论:兰瑞肽治疗与未治疗、兰瑞肽治疗敏感与不敏感的GH腺瘤间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s。一些miRNAs参与IGFBP-3、IGFALS前体和IGF-1R介导的IGF-1,激活MAPK和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进而影响SSA的生物学功能。有助于进一步阐明SSA治疗肢端肥大症的机制和垂体GH腺瘤形成的分子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