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亚燃冲压发动机驻涡燃烧室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6h】

亚燃冲压发动机驻涡燃烧室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凹腔驻涡燃烧室的发展现状

1.3 国内外文献简析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数值方法与计算模型

2.1 软件介绍

2.2 数值方法理论

2.3 数值计算模型

2.4 数值方法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长高比对凹腔驻涡燃烧室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不同长高比凹腔方案

3.3 不同长高比凹腔燃烧室冷态性能对比

3.4 不同长高比凹腔燃烧室热态性能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壁面掺混气喷射位置对燃烧室性能影响

4.1 引言

4.2 不同喷射位置方案

4.3 不同喷射位置凹腔燃烧室热态性能对比

4.4 不同工况下喷射位置对燃烧室性能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凹腔驻涡燃烧室相比于传统的旋流燃烧器具有结构简单、燃烧效率高、燃烧稳定等诸多特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富氢燃料燃烧室。驻涡燃烧室利用凹腔结构和前后壁面射流在驻涡区构造双涡结构,起到点火和稳定火焰的作用,副涡可以使主涡免受主流流动的影响,同时也促进驻涡区与主流区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驻涡区凹腔长度、凹腔前后壁面的高度和以及前后壁面的进气位置是影响驻涡区流场结构和燃烧室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主要针对凹腔长度与前壁面高度之比和后壁面进气位置展开研究,探究不同长高比和后壁面进气位置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及机理,为驻涡燃烧室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以某型亚燃冲压发动机的驻涡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数值方法的验证,然后提出了4种不同长高比尺寸方案,并分别进行了冷热态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长高比燃烧室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6种不同后壁面掺混气喷射位置方案,并进行热态数值计算。最后对不同工况下不同进气位置燃烧室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工况下后壁面喷射位置对燃烧室性能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长高比增大,驻涡区逐渐形成稳定的双涡结构,且旋涡尺度逐渐增大,但长高比增大到一定值后,双涡结构破碎成多个小尺度旋涡;长高比为1.2时,驻涡区具有稳定的双涡结构,旋涡尺寸较大,能保证更多的流体卷入到驻涡区的流动中,同时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燃烧室内驻涡区和主燃区的温度最高,燃烧性能好,是4种尺寸方案中的最佳方案。凹腔后壁面掺混气喷射位置靠近顶端时,射流不能很好地参与驻涡区内的流动,而进气位置靠近凹腔底端时,后壁面射流对驻涡区火焰造成冲击,使驻涡区内温度降低并且高温区面积逐渐变小,最高温度逐渐降低;进气位置位于后壁面中间偏上(40%)时,驻涡区具有较稳定的双涡结构,凹腔局部温度较高,同时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和较高的燃烧效率,是6种不同后壁面进气位置方案中的最佳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