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以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6h】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以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生态有效性评估

1.2.2管理有效性评估

1.2.3人为影响评估

1.3研究内容

1.3.1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3.2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

1.4研究目标和意义

2野生植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1指导思想

2.2构建原则

2.3适用范围

2.4构建方法

2.5赋分方法

2.6评估框架

2.7评价因素分级及赋分

2.7.1生态有效性评估

2.7.2管理型有效性评估

2.7.3人为影响评估

2.8评估等级评定准则

2.8.1生态有效性评估等级评定准则

2.8.2管理有效性评估等级评定准则

2.8.3保护成效评估等级评定准则

3研究地概况

3.2地理位置

3.3气候条件

3.4地质地貌

3.5水文状况

3.6母质、土壤

3.7植被状况

4研究方法

4.1资料收集法

4.2实地调查法

4.3座谈及问卷调查法

4.4获取评估数据进行评估

4.5评估结果分析

5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5.1生态有效性分析

5.1.1代表性

5.1.2适宜性

5.1.3多样性

5.1.4稀有性

5.2管理有效性分析

5.2.1管理对象

5.2.2管理保障

5.2.3管理效果

5.2.4管理行动

5.3赋分区分析

6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结果与分析

6.1评估结果

6.2结果分析

6.2.1生态有效性评估结果分析

6.2.2管理有效性评估结果分析

6.2.3人为活动影晌评估结果分析

7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7.2建议

7.3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Ⅰ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Ⅱ针对保护区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

附录Ⅲ针对保护区内及周边居民的问卷调查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