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育苗措施对尾叶桉造林效果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分析
【6h】

育苗措施对尾叶桉造林效果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前言

1.2 干热河谷概况

1.3 苗木质量调控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反复干旱胁迫在苗木质量调控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1.3.2 施肥在苗木质量调控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苗木质量调控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1.4 苗木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1.5 尾叶桉简介及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思路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苗圃地概况

2.1.3 造林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育苗方法

2.3.2 造林技术

2.3.3 试验设计

2.3.4 各项观测数据的采集方法

3 不同育苗措施尾叶桉苗木的造林效果研究

3.1 不同育苗措施对尾叶桉苗木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3.2 不同育苗措施对尾叶桉苗木造林后当年生长量的影响

3.2.1 对苗高生长量的影响

3.2.2 对地径生长量的影响

3.3 干热河谷地区尾叶桉苗木育苗措施的筛选

3.4 小结与讨论

4 造林成活率与苗木形态及生物量的关系研究

4.1 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

4.2 造林成活率与苗木形态、生物量的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

4.2.1 自变量的引入和剔除

4.2.2 最优回归方程的拟合

4.2.3 通径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不同育苗措施对尾叶桉苗木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尾叶桉苗木各生理指标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分析

5.1.2 影响尾叶桉苗木造林成活率的6项显著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5.1.3 育苗措施对影响造林成活率的6项显著生理指标的影响

5.2 小结与讨论

5.2.1 尾叶桉苗木各生理指标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

5.2.2 不同造林成活率尾叶桉苗木的生理机制

5.2.3 不同育苗措施对尾叶桉苗木生理机制的影响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苗木定向培育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下,用苗木的实际造林效果作为遴选育苗技术措施的依据,通过研究实际造林效果与苗木各项指标的关系,综合应用苗木质量调控技术,开展了元江干热河谷地区尾叶桉苗木育苗措施、造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旨在开发适用于干热河谷地区尾叶桉苗木培育的育苗技术,从而使生产具有较强抗旱性的尾叶桉苗木,提高热区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成为可能;同时,通过对尾叶桉苗木各项指标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探索尾叶桉苗木的质量评价方法,筛选出测定方法相对容易掌握和推广,而又能够对苗木质量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指标,进而实现在苗木生产实践中能够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对尾叶桉苗木质量进行评价的目的;此外,对于影响尾叶桉苗木造林成活率的生理机制的研究,为今后该地区育苗技术的改良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1)对不同育苗措施尾叶桉苗木的造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调控、指数施肥与施用PP333对苗木的造林成活率,造林后的苗高、地径生长量都有很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调控方法都是可以有效提高干热河谷尾叶桉苗木造林效果的措施,但是3种调控措施单独使用的效果远不如综合处理措施。在综合处理措施中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指数施肥+PP3331500 mg/L+干旱胁迫和指数施肥+PP3332500 mg/L+干旱胁迫,造林成活率均达到了95.56%,比对照提高了43.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造林成活率的差异极显著。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水分调控、指数施肥与施用PP333对苗木的造林成活率,造林后的苗高、地径生长量都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调控方法都是可以有效提高干热河谷尾叶桉苗木造林效果的措施。通过比较各育苗措施的造林效果可知,用指数施肥+PP3331500 mg/L+干旱胁迫和指数施肥+PP3332500 mg/L+干旱胁迫的育苗措施培育尾叶桉苗木,可以在干热河谷地区获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指数施肥+干旱胁迫的育苗措施则可以在造林后实现较好的生长量;指数施肥+PP333500mg/L+干旱胁迫则是兼顾了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苗木生长量的育苗措施。
   (2)对造林6个月苗木的生长量与出圃苗木生长状况的分析表明,不同育苗措施对造林5个月苗木的高生长量与地径生长量的差异影响极为显著,主要原因是受出圃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说明育苗技术措施对造林的影响,不仅是造林成活率,还会影响到幼林的生长状况。
   (3)通过以造林成效为依据,对不同的育苗技术措施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认为,指数施肥+PP3331500mg/L+干旱胁迫处理的苗木,造林地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位居第一,是最佳的育苗技术措施,其次是指数施肥+PP333500mg/L+干旱胁迫;指数施肥+PP3332500mg/L+干旱胁迫处理的苗木虽然造林成活率高,但由于幼林的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均小于平均值,因此综合评价的结果排名第三;CK(不施肥)+常规浇水处理的苗木其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的生长量均为最低,不宜采用。
   (4)通过造林成活率与苗木形态、生物量的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尾叶桉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根径以及平均侧根长度是与造林成活率具有密切关系的指标,其程度依次为:地径>主根根径>平均侧根长度>苗高。引入这4个指标建立最优回归方程:Y=0.442718294+0.0029349920706X1+0.13297243808X2+0.15490273646X11-0.04920816920X12,该方程对造林成活率的平均拟合精度达到了99.07%,拟合误差仅0.93%,因此,用其进行造林成活率预测是可行的。
   (5)对尾叶桉苗木各生理指标与造林成活率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a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与造林成活率的调整后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9936,是与造林成活率关系最为密切的显著性生理指标,进一步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四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所占贡献率达45.31%,是对造林成活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其主要由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决定,反映了苗木的渗透调节能力;第二主成分所占贡献率达到了25.99%,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次要因素,主要由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决定,反映苗木的光合生产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第三主成分所占贡献率为16.06%,是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第三大的因素,主要由蒸腾速率决定,反映苗木的蒸腾失水强度;第四主成分所占贡献率为11.49%,是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第四大的因素,主要由丙二醛含量决定,反映苗木的抗氧化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