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拟南芥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10-次甲基四氢叶酸环化酶基因克隆和功能的研究
【6h】

拟南芥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10-次甲基四氢叶酸环化酶基因克隆和功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表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分类及其特点

1.2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的纯化及其性质

1.3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基因及其表达和调控

1.4本文的研究目标

第二章 拟南芥DHY/CYC基因的克隆

2.1实验材料

2.1.1实验样品

2.1.2菌种

2.1.3载体

2.1.4工具酶

2.1.5测序及引物合成

2.1.6化学试剂

2.2实验方法

2.2.1拟南芥的栽培

2.2.2 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

2.2.3拟南芥RNA提取

2.2.4反转录

2.2.5拟南芥DHY/CYC基因编码区的克隆

2.3结果与讨论

2.3.1 DHY/CYC的cDNA克隆

2.3.2 DHY/CYC cDNA克隆的序列分析

2.3.3编码区克隆的系统遗传学分析

2.3.4 DHY/CYC 预测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2.3.5讨论

第三章 拟南芥DHY/CYC基因的过表达研究

3.1实验材料

3.2方法

3.2.1入门载体构建

3.2.2表达载体构建

3.2.3农杆菌LBA 4404电击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农杆菌转化

3.2.4拟南芥转化(Floral Dipping法)

3.2.5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3.3结果与讨论

3.3.1 FL1,FL2和FL3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3.3.2抗性筛选阳性幼苗

3.3.3讨论

第四章 DHY/CYC基因的原核表达

4.1实验材料

4.2实验方法

4.2.1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4.2.2含靶基因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电泳检测

4.3结果与讨论

4.3.1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4.3.2蛋白质序列分析

4.3.3讨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dehydrogenase,DHY)和5,10-次甲基四氢叶酸环化酶(5,10-methenyl-tetrahydrofolatecyclohydrolase,CYC)是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盐(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和10-甲酰基四氢叶酸盐(10-formyl-tetrahydrofolate)相互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本文首先采用RT-PCR技术从拟南芥中分离获得三个DHY/CYC基因的cDNA序列,然后通过对这三个DHY/CYC进行原核表达以对它们的酶活性进行检测,并对这三个基因的拟南芥过表达植株进行分析以利于对其生物功能的了解。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根据豌豆DHY/CYCcDNA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的方法,从拟南芥中分离到3个cDNA序列,分别为906bp、1065bp和1101bp,依次命名为FL1、FL2和FL3。经BLAST比对发现,FL1、FL2和FL3的氨基酸序列与豌豆的DHY/CYC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1%、64%和64%,表明这三个cDNA均可能编码DHY/CYC蛋白; 2利用Gateway技术将FL1、FL2,FL3克隆到过表达载体pK7WG2,成功构建了FL1,FL2和FL3的过表达载体,并通过花沾法侵染拟南芥野生型,获得阳性转基因株系并对其进行分析。 3将FL1、FL2和FL3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株Rossette,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表明,三个基因均有表达。FL1,FL2和FL3编码蛋白对应条带大小分别为39.4KD、45KD和46KD,与预期结果一致。 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HPLC-nESI-MS/MS)对上述39.4KD、45KD和46KD条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L1、FL2和FL3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预测相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