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动物专用药物在鸡呼吸道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折点的建立
【6h】

三种动物专用药物在鸡呼吸道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折点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1 前言

1.1 细菌抗生素耐药现状

1.2 国内外细菌耐药监测现状

1.3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其判定标准

1.5 相关药物与耐药基因的概述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材料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2 大肠杆菌分离培养

2.2.3 细菌的复苏

2.2.4 药敏实验

2.2.5 PCR扩增检测相关耐药基因

2.2.6 野生型折点的制定

3.1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2 流行病学折点的制定

3.2.1 氟苯尼考对鸡呼吸道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折点的确定

3.2.2 安普霉素对鸡呼吸道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折点的确定

3.2.3 达氟沙星对鸡呼吸道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折点的确定

3.3 NRI分析方法

3.4 ECOFFinder方法

3.5 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

4讨论

4.1流行病学折点的制定方法讨论

4.2 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4.3 鸡呼吸道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5 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是危害养殖业的重要传染病,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目前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不合理或不正当使用导致细菌耐药的问题日益严峻。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作为动物专用药,在防治动物感染大肠杆菌病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CLSI上并没有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折点标准。而敏感性判断标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对这三种药物耐药性监测的开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耐药现状,监测耐药性产生和研究其发展规律,更科学地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本研究参考CLSI中流行病学折点的建立方法,建立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对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折点。  本研究通过CLSI推荐的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从广东省各地(广州、佛山、江门、云浮、茂名)养殖场和兽医站分离得到的363株鸡呼吸道源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三种动物专用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所有菌株的MIC值进行统计并绘制出分布直方图。分别利用Normalized Resistance Interpretation(NRI)、ECOFFinder和统计学方法建立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对鸡呼吸道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折点,最终得出了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达氟沙星对鸡呼吸道源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折点分别为≤16μg/m、≤16μg/ml和≤0.125μg/ml。分析其药敏试验结果,发现363株鸡呼吸道源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耐药率为66.7%(242/363),对安普霉素的耐药率为22.3%(81/363),对达氟沙星的耐药率为92.3%(335/363)。  通过PCR检测菌株中的相关耐药基因floR、aac(3)-Ⅳ和PMQR基因和QRDR靶位基因发现,对于氟苯尼考,在流行病学折点范围内(≤16μg/ml)的菌株均不携带floR;对于安普霉素,在流行病学折点范围内(≤16μg/ml)的菌株均不携带aac(3)-IV;对于达氟沙星,在流行病学折点范围内(≤0.125μg/ml)的菌株,QRDR靶位基因未发生突变,PMQR中的qnrA、qnrB、qnrC、qnrD、aac-(6’)-Ib-cr、qepA、oqxB均无检出,但qnrS在MIC=0.06μg/ml的菌株有少数的检出。耐药基因的检出情况基本与得出的流行病学折点吻合。在CLSI和EUCAST缺乏敏感性评判标准的情况下,建立流行病学折点,可以直观的识别非野生型菌株的出现,有利于耐药性监测工作的开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