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与患者疼痛缓解关系的临床研究
【6h】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与患者疼痛缓解关系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正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病例标准

1.4 分组方法

1.5 手术方法

1.6 术后处理

1.7 观察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疼痛缓解率

2.2 穿刺方式及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情况

2.3 并发症

3 讨论

3.1 骨质疏松症与骨密度测量方法

3.2 PVP的历史由来

3.3 临床疗效分析

3.4 PVP术中骨水泥注射量的相关研究

3.5 椎体成形术技术革新

3.6 骨水泥材料的发展变化

4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形成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注射量与患者疼痛缓解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VP治疗OVCF患者464例,按照骨水泥不同注射量分为四组。其中A组(骨水泥注射量3-4ml)77例,B组(骨水泥注射量4-5ml)121例,C组(骨水泥注射量5-6ml)163例,D组(骨水泥注射量>6ml)103例。对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1月、术后6月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缓解采用WHO标准进行评估。  结果:46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24个月,平均随访(15.00±9.20)月。A、B、C、D四组间术前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术前分别与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1月、术后6月进行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四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行PVP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四组间WHO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水泥注射量在一定范围内,PVP治疗OVCF患者均能较好的缓解疼痛,且疗效稳定,但骨水泥注射量的大小与患者疼痛缓解无明显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