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从马克思两大部类关系视角
【6h】

我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从马克思两大部类关系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5 创新点

第2章 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原理及其价值

2.1 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原理

2.2 马克思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原理角度下的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小结

第3章 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3.1 从消费总量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角度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状况

3.2 从消费率和投资率的角度分析我国消费变化情况

3.3 居民消费率的国际比较与经济增长分析

小结

第4章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4.1 收入分配政策滞后 影响居民消费需求

4.2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4.3 预期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消费

4.4 消费观念阻碍了消费的增长

4.5 农村居民消费率低

4.6 消费环境不佳

小结

第5章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研究

5.1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增加居民收入

5.2 不断完善社保制度 提高消费者预期

5.3 改善预期的不确定性 形成良好的消费心理

5.4 调整消费结构 逐渐转变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

5.5 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5.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消费硬件环境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过马克思有关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原理,我们可以分析出扩大消费首先会促使消费资料生产的规模扩大,继而会带动生产资料生产的规模扩大,从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规模就会扩大,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遭受了很大的影响。面对危机,特别是出口放缓的情况。我国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扩大国内消费来应对此次危机局面,保证我国经济避免出现大的滑落,继续平稳发展。在通过主要依靠投资和降低利率的方式增加信贷的供给、以政府行政手段保证工资的措施下,我国的国内需求大幅增长,也安全度过了经济危机。但同时这次危机也让我们看到消费和投资的不协调所造成的居民在面对危机时的恐惧和无可奈何。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同时积极的在理论层面寻求指导,借此来督促我们在行动上加以改善。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从马克思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过程,阐明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问题。从而得出在后工业社会,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社会分工程度越来越细,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扩大消费才是促进生产,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的消费率并不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通过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率的现状、对比分析投资率与消费率,得出了我国投资率过高,消费率持续走低的结论,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通过对比1978年以来居民消费与GDP变化情况、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情况、投资率与消费率的情况,发现居民消费率的持续走低是导致最终消费率变化的原因,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收入分配政策滞后、预期的不确定性影响消费、传统文化背景下保守节约的消费观念、居民消费率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率低、消费环境不完善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保制度、改善预期的不确定性、调整消费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希望通过这些建议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