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8F-FDG PET-CT显像在宫颈癌原发病灶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6h】

18F-FDG PET-CT显像在宫颈癌原发病灶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正文18F-FDG PET-CT显像宫颈癌原发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的临床意义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正文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SCC-Ag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科研学习成果

致谢

综述:18F-FDG PET-CT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宫颈癌原发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在不同病理学类型、不同的组织分化程度、不同的临床分期中的变化关系。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过程中对复发/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探索真阳性患者复发/转移病灶SUVmax值与对应血清SCC-Ag值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入组病例资料
  1.选取了64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在本院PET-CT中心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PET-CT显像时间范围在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
  2.选取了65例治疗后的宫颈癌患者,随访过程中在本院PET-CT中心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显像时间范围在2011年6月至2016年2月,这些患者在行PET-CT检查时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值均有不同的程度的升高(大于1.5 ug/L),对所有患者进行后续随访,随访所得病理资料及临床治疗、影像学资料完整。
  方法:
  1.对64例未经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SUVmax值的比较(鳞癌组与腺癌组、早期组与中晚期组)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two-sample t-test),三组间SUVmax值间的比较(宫颈鳞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则采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当三组数据不全相等时其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Student-Newman-Keuls q-test)。
  2.对65例治疗后的宫颈癌患者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PET-CT显像对宫颈癌复发/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PET-CT结果与病理/临床随访结果的对照选用χ2检验(McNemar Test),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绘制SUVmax值与对应患者血清SCC-Ag值的散点图,两组对应数据的关联性分析选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1.64例宫颈癌原发病灶SUVmax值范围在2.9-26.8,SUVmax平均值为12.05±5.43。鳞癌组宫颈原发病灶SUVmax平均值为13.01?5.07,腺癌组宫颈原发病灶SUVmax平均值为6.88±4.43,鳞癌组SUVmax值明显高于腺癌组,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573,P<0.05)。
  2.54例宫颈鳞癌原发病灶SUVmax范围在2.9-26.8,平均值为13.01±5.07。高分化组SUVmax平均值为8.68±3.44,中分化组SUVmax平均值为12.32±4.43,低分化组SUVmax平均值为16.54±5.21,三组间经方差分析显示SUVmax结果不全相等(F=7.287,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SNK-q检验显示:高、中分化组SUVmax值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高、低分化组之间及中、低分化组之间SUVmax值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3.宫颈癌早期组(FIGO分期ⅠB-ⅡA期)患者SUVmax平均值为10.21±4.66,宫颈癌中晚期组(FIGO分期ⅡB-ⅣB)患者SUVmax平均值为14.14±5.55,两组之间SUVma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P<0.05)。
  4.65例治疗后的宫颈癌患者,随访过程中SCC-Ag升高范围在1.7-23.3ug/L,平均值为6.34±5.43ug/L。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宫颈癌复发/转移患者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04%(50/51),92.31%(60/65),71.43%(10/1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2.59%(50/54)和90.91%(10/11);18F-FDG PET-CT显像结果与病理/随访结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75);两种结果比较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753,P<0.001)。
  5.绘制50例真阳性患者肿瘤病灶的SUVmax值与对应患者SCC-Ag值的散点图,Person分析显示两组数值之间并无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16)。
  6.对于随访过程中SCC-Ag值升高的治疗后的宫颈癌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能够更早、更全面的发现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未能发现的病灶。
  结论:
  1.宫颈癌原发病灶的SUVmax值大小与病理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及FIGO分期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治疗前的宫颈癌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对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的预判、治疗指导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2.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对宫颈癌治疗后随访过程中复发/转移病灶的检出率较高,且定位准确,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