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路段的环境目标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模型
【6h】

基于路段的环境目标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模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动态交通分配研究现状

1.2.1 DTA模型的基本框架

1.2.2 出行选择准则

1.2.3 交通流传播模型

1.3 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

1.3.1 建模时间维度

1.3.2 模型目标函数

1.3.3 动态网络约束

1.4 研究思路

2 基于平均速度的尾气排放模型

2.1 连续时间的路段走行时间和排放

2.2 离散时间的路段走行时间和排放

2.2.1 离散时间的路段走行时间

2.2.2 离散时间的路段尾气排放

2.3 数值算例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路段的环境目标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模型

3.1 符号及变量

3.2 基于LTM的动态交通流约束

3.3 无滞留约束

3.4 累计流量分解约束

3.5 基于行程时间目标的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模型

3.7 基于环境目标的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模型

3.7.1 不考虑NVH约束的TSE-SO-DTA模型

3.7.2 TSE-NVH-SO-DTA问题

3.7.3 不考虑卜NVH约束的TSTT-TSE-SO-DTA问题

3.7.4 TSTT-TSE-NVH-SO-DTA问题

3.8 数值算例

3.8.1 简单交汇网络:提出模型与现有模型的对比

3.8.2 Ziliaskopoulos网络:不同的SO-DTA模型的对比

3.8.3 改进的ND网络:不同SO-DTA问题计算效率的对比

3.9 本章小结

4 考虑速度限制和环境目标的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模型

4.1 基于路段的速度限制约束

4.2 完全可变限速

4.2.1 基于完全可变限速的TSE-SO-DTA模型

4.2.2 基于完全可变限速的TSE-NVH-SO-DTA模型

4.3 递进式可变限速

4.3.1 基于递进可变限速的TSE-SO-DTA模型

4.3.2 基于递进可变限速的TSE-NVH-SO-DTA模型

4.4 固定限速

4.4.1 固定限速条件下的TSE-SO-DTA模型

4.4.2 固定限速条件下的TSE-NVH-SO-DTA模型

4.5 数值算例

4.5.1 一般干线网络:限速分析

4.5.2 改进Ziliaskopoulos网络:不同限速方案下的TSE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动态交通分配理论作为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核心技术基础之一,在交通问题的研究中有着一定的应用。随着对交通问题研究的深入,环境因素愈发成为交通管理部门运输规划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本文以尾气排放作为研究的环境目标,考虑单一目的地交通网络的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采用阶梯型函数近似表示单个路段的累计流量,进而将路段累计流入量依据其驶出路段的时刻分解为多个分部流量。依据不同的车辆分类假设构建了两种离散时间的尾气排放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两种尾气排放模型的精确性。
  其次,本文基于路段传输模型构建了单一目的地交通网络的环境目标系统最优动态交通分配模型,以最小化总的系统排放作为优化的目标。在基于路段传输模型的动态交通流约束的基础上,考虑了无滞留约束以及路段累计流量分解约束,最终模型被构建成一个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任何基于平均速度的尾气排放模型都可以应用在本文提出的模型当中,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提出模型的性能。
  最后,本文在以上提出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在路段传输模型中添加速度限制策略,将多等级速度限制的选择构建成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考虑了速度限制条件下的无滞留约束。提出了三种速度限制方案以及相应的系统最优动态交通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限速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