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爱国诗人王用宾及其诗歌研究
【6h】

近代爱国诗人王用宾及其诗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第一章王用宾的生平及交游

第一节生平概述

(一)早期求学阶段(1882-1905)

(二)中期革命时段(1905-1928)

(三)后期从政时段(1929-1937)

(四)晚期侨蜀时段(1937-1944)

第二节王用宾交游概述

(一)革命道路指引人——孙中山

(二)诗文好友

(三)同僚知音

(四)佛学之士

第二章王用宾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王用宾诗歌创作概述

第二节王用宾诗歌的题材内容

(一)交游赠答

(二)怀古忧时

(三)节序感怀

(四)写景咏物

第三章王用宾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艺术手法

(一)善用典故

(二)以画笔写景

(三)直抒胸臆

第二节王用宾诗歌的风格特征

(一)以沉郁为主的风格特征

(二)慷慨豪壮的风格特征

(三)恬淡自然的风格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王用宾年谱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王用宾(1882-1944),字太蕤,号鹤村,是由晚清进入民国时期的文人中具有代表性的爱国诗人。他历经时代的变革,参与当时社会政权的易帜,于动乱的现实中有着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表达。王用宾满腹经纶,博古通今,诗作丰富,经整理,其现存诗歌有千余首。且诗歌内容广博,呈现出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学界目前尚未对王用宾及其诗歌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将从王用宾的生平及交游,诗歌的题材内容以及诗歌的艺术成就三个方面分而析之,以求对王用宾及其诗歌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梳理王用宾的生平事迹及交游情况。以记述王用宾生平的著作为基础文献,并结合诗歌内容将其生平分为求学、革命、从政和侨蜀四个阶段,分别论述每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内容产生的影响,考察其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再通过梳理诗歌中与王用宾交游较多的对象,以期通过对他们交游的考察,分析交游活动对诗人诗歌创作内容和风格形成的影响。  第二部分,整理并分类归纳王用宾诗歌的内容,并对每个部分的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首先,结合王用宾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对其诗歌的创作背景做较为详细的概述;其次,将诗歌按题材内容分为交游赠答、节序感怀、忧时怀古和写景咏物四个大类,并做分类探讨,分析各个部分诗歌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表达的个人情感。  第三部分,探究王用宾诗歌的艺术成就。这一部分将从艺术手法和风格特征两个方面探析王用宾诗歌的艺术成就,在艺术手法上,娴熟的用典使事和以画笔写景是其诗歌创作较为突出的特征,在情感表达上,直抒胸臆是主要的抒情方式。三种手法相互映衬,增加了诗歌的文学性和抒情性。并结合艺术手法分析王用宾诗歌的风格特征,其主流风格特征是沉郁和豪壮相互交融,也呈现出恬淡自然的诗风。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探析和论述,力求对王用宾及其诗歌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把握。从众多的诗作中,可以看到王用宾对中国传统诗歌“诗言志”的继承,因受所处时代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诗歌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情感。诗中展现的爱国情怀使得这些诗歌在民国旧体诗词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对王用宾及其诗歌做系统的分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中国古代文学诗词领域的研究。王用宾于巴渝生活多年,研究其诗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巴渝地方文学和建设地方文化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

著录项

  • 作者

    胡丁丹;

  •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志全;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国诗歌,王用宾,创作内容,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