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劳动合同违约金实证研究
【6h】

劳动合同违约金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本选题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3.2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4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第2章 劳动合同违约金裁判结果影响因素

2.1研究样本获取

2.1.1抽样方案

2.1.2抽样结果

2.1.3变量选取与描述

2.2劳动合同违约金纠纷裁判结果实态分布

2.2.1起诉主体与裁判结果

2.2.2审理层级、审判程序与裁判结果

2.2.3行业地区分布与裁判结果

2.2.4用人单位信息与裁判结果

2.2.5违约金适用与裁判结果

2.2.6劳动仲裁结果与裁判结果

2.3裁判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2.3.1回归分析

2.3.2回归分析解读

第3章 劳动合同违约金类型化裁判规则探析

3.1 劳动合同违约金裁判认定规则

3.1.1服务期违约金认定规则分析

3.1.2竞业限制违约金认定规则分析

3.1.3其他情形下违约金认定规则分析

3.2 劳动合同违约金司法调整规则

3.2.1服务期违约金调整规则分析

3.2.2竞业限制违约金调整规则分析

3.2.3其他情形下违约金调整规则分析

第4章 劳动合同违约金司法适用审视与建议

4.1劳动合同违约金裁判实然困境审视

4.1.1资强劳弱的格局

4.1.2 裁审关系的困境

4.1.3裁判规则的乱象

4.2完善劳动合同违约金司法适用的建议

4.2.1适度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4.2.2重构劳动合同违约金争议处理机制

4.2.3统一劳动合同违约金裁判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违约现象屡见不鲜,违约金争议更是其中最常见、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劳动合同违约金的效力认定以及司法调整问题,无论是在学术研讨还是司法适用,均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在劳动仲裁和诉讼中,劳动合同违约金效力认定和司法调整更是适用不同的考量规则,呈现出裁判规则混乱的现状。对中国裁判文书网随机抽样的1986份涉及劳动合同违约金争议的裁判文书进行精读筛选后,获得符合实证分析要求的样本判决书464份。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起诉主体、审理层级、审理程序、违约金适用范围、违约金适用主体、劳动仲裁结果是劳动合同违约金争议案件裁判结果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以劳动合同违约金适用范围为基础,结合卡方检验、交叉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显著性结果,进一步进行类型化裁判规则归纳分析,探究在服务期、竞业限制、其他情形三种不同类型下,劳动合同违约金裁判认定规则的区别以及违约金司法调整的不同裁判逻辑和考量规则。结合劳动合同违约金裁判结果的实态分布,可以发现仍存在资强劳弱的格局、裁审关系的脱节、裁判规则的乱象等实然困境,因此需要统一裁判者司法适用的法益衡量原则,重构劳动合同违约金争议多元化处理机制,适度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致力于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杨凌燕;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 学科 法律硕士(非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屈茂辉,易前;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劳动合同,违约金,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