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遗侗锦的文化体验与装置设计研究
【6h】

非遗侗锦的文化体验与装置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 1 章绪 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非遗的困境与传播现状

1.1.2 文化传播情境中观众的体验需求

1.2 文献综述

1.2.1 体验设计文献综述

1.2.2 非遗传播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4.1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田野调查法

1.4.3 定性与定量研究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 2 章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非遗传播与文化体验

2.1 文化生态与非遗传播

2.1.1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非遗困境

2.1.2 非遗传播的本质与诉求

2.1.3 非遗传播中的文化阐释

2.2 文化体验

2.2.1 体验的形成

2.2.2 体验设计的要素与方法

2.2.3 文化体验与非遗传播

2.3 本章小结

第 3 章非遗文化体验集成的互动装置设计研究

3.1 互动装置

3.1.1 互动装置的定义与特点

3.1.2 互动装置的构成

3.1.3 以互动装置为媒介的非遗传播的可行性

3.2 对非遗文化体验集成的互动装置设计的理解

3.3 案例分析

3.3.1 Google 传统文化互动装置

3.3.2 德国奥伯豪森煤气罐自然装置

3.4 非遗文化体验集成的互动装置设计方法

3.4.1 文化体验集成的互动装置设计定位

3.4.2 文化体验集成的互动装置设计要素

3.4.3 文化体验集成的互动装置设计流程

3.4.4 文化体验集成的互动装置设计策略

3.5本章小结

第 4 章非遗侗锦文化体验与互动装置设计实践

4.1 项目背景

4.1.1 “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中的侗锦非遗传播

4.1.2 侗锦非遗概述

4.2 设计分析与定位

4.2.1 侗锦非遗的文化内涵

4.2.2 受众分析

4.3 确定内容与价值挖掘

4.4 设计发展

4.4.1 从文化内涵层到反思层

4.4.2 从文化物质层到本能层

4.4.3 从文化行为层到行为层

4.4.4 情境塑造

4.5 体验方式设想

4.5.1.1.方式一

4.5.1.2.方式二

4.5.1.3.方式三

4.6 方案呈现

结 论

1.研究总结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关于非遗侗锦与文化感知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侗锦非遗文化包括了有形物质载体与无形族群文化内涵、情感意蕴以及精神价值,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世代相传中形成的智慧凝结,既维系着民族的文化认同亦维持着全人类的文化多样性。随着城市化、现代化与全球化,农业时代地域间相对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势态,新的工业生产方式以低成本、高效率、大批量的优势强势挤压着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生存空间,导致非遗手工艺日渐衰落。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手工艺产品逐渐被工业品替代,更是面临着精神根系断裂,民族认同丧失以及文化生态失衡的困境。目前非遗在传播过程中通常存在着流于表面化、非语境化与单向传递的问题。而非遗传播的本质在于价值传递,通过将无形价值转化并呈现为观众可以感知的有形内容,通过文化体验的塑造来满足个体需求,进而促进非遗价值的传递或重构。  体验作为人在与外部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内在性感受,是意义构建与价值感知的基础,因此可以通过对客观对象的特征、行为的设计来塑造特定体验,为后续认知活动提供素材。从长远看来,文化可以通过体验助力个体人生目标的推进,从而与个体的生活、生命进程相融,获得传承的动力。因此观众在文化传播事件中的体验对其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体通过与客观对象的互动获得体验,而非遗的无形内容也需要借助有形载体表达。互动装置的互动性、体验性与观念性使其适合用作非遗观念表达与体验塑造的媒介,从而促进从客观非遗价值到个体内在价值感知转化的进程。  本研究基于非遗文化传播、传承与观众本身的需求,以互动装置为媒介,以体验设计与文化传播和阐释理论为基础,明确面向文化体验的非遗互动装置的设计定位、设计要素与设计流程,通过对文化传播事件中互动装置的当代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设计策略,构建面向文化体验的非遗互动装置的设计方法,并指导后续实践。本研究中的设计实践属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发起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旨在探索侗锦非遗文化在当代技术和媒介环境下的创新转化与传播方式。从非遗传播与观众两个角度,基于不同的空间场景,对侗锦非遗文化传播、文创公益品牌构建与“精准扶贫”的本土经验推广以及观众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完成了“新生——红色织机”互动装置的文化体验设计,最终于时尚北京、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以及圣埃蒂安国际设计双年展为观众创造了多元化的文化体验。通过对互动装置物质特征与行为特性的设计,为个体塑造多元化深层次的文化体验,从而使这段经历成为其生活中的美好记忆,甚至使文化对其整个生命历程产生影响;同时,使观众形成对非遗的理性与感性认知,提升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并促进其内在的意义构建与价值感知,提升观众主动的保护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