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固东岩体和勐连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6h】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固东岩体和勐连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3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岩浆岩

第三章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分析

3.2 全岩Rb-Sr-Sm-Nd-Pb同位素分析

3.3 锆石CL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

第四章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岩体特征

4.1 固东岩体特征

4.1.1 年代学特征

4.1.2 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3 全岩Sr-Nd-Pb同位素

4.1.4 岩石类型及源岩分析

4.1.5 构造环境及动力学背景分析

4.2 勐连岩体特征

4.2.1 年代学特征

4.2.2 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4.2.4 暗色包体与勐连岩体的关系

4.2.5 岩石类型及源岩分析

4.2.6 构造环境及动力学背景讨论

4.3 腾冲地块早白垩世花岗岩的动力学背景格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固东岩体位于腾冲地块北部,是一个约占面积10km2的花岗质岩体。对该岩体中粗粒,中细粒部分分别进行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其中中粗粒花岗岩结晶年龄126±2Ma,中细粒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24±3Ma。两个部分在主量元素上均表现出高硅、富铝、富碱以及贫镁质和铁质的地球化学特征,为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花岗岩。
  勐连岩体出露于腾冲市东部,是区域内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之一,出露面积约450km2,岩体中还发育有大量暗色闪长质包体。勐连岩体及其暗色包体的锆石U-Pb定年显示,勐连岩体形成年龄为127±2Ma,暗色包体形成年代为125±2Ma,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勐连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系列,具有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的特征。
  固东、勐连岩体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Pb,相对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和P。在P2O5、Pb vs.SiO2变化图解上,固东、勐连岩体均表现出Ⅰ型花岗岩特征。
  勐连岩体中暗色包体与寄主岩石形成年代一致,但粒度较寄主岩石更小,具有更高的稀土元素含量(305.2×10-6~322.8×10-6),高的Nb/Ta比值(18.19~19.50)以及较低的Pb同位素和更亏损的εNd(t)值,暗示了暗色包体应为基性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不完全岩浆混合时的残留体。
  固东岩体全岩初始87Sr/86Sr同位素比值(0.708014~0.709772)和初始εNd(t)值(-3.23~-4.88)以及勐连岩体的全岩初始87Sr/86Sr同位素比值(0.708287~0.712001)和初始εNd(t)值(-2.06~-4.57)与腾冲地区中元古代高黎贡山基底花岗岩明显不同,而与拉萨北部岩浆带更相似。在构造判别图解上,固东、勐连岩体表现出岛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其形成可能与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及腾冲、保山板块间的碰撞造山作用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